養花
2)如此辛勞,為什么老舍卻覺得“多么有意思”呢?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獲得真理,付出了辛勞,換來了收獲。這收獲沉甸甸的,才感覺有意思。)
3)再次有感情地齊讀。
2、當然,也有傷心的時候,今年夏天就有這么一回。300棵菊秧還在地上(沒到移入盆里的時候),下了暴雨,鄰家的墻倒了,菊秧被砸死30多種,100多棵。全家都幾天沒有笑容。
點撥:1)自由讀,想想老舍全家為什么會因為死了菊秧而幾天沒有笑容?
2)老舍在文中所要體現的是養花的樂趣,為什么把傷心事也寫進去了?
3)顯然,老舍把品嘗艱辛和苦澀這種情感體驗也當作了一種樂趣,至此,你對老舍所說的養花的樂趣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4)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深入體會養花的樂趣。
四、再讀課文,升華情感體驗。
1、通讀全文,并指導朗讀有關句子。
2、小結:這些養花的樂趣,有些是與我們的經驗相符合的,而更多的是我們所不曾體驗到的,尤其是作者把養花的艱辛和與花同哀的心情都稱為樂趣,更是讓我們詫異和感動。讓我們看課文插圖,能從中找出原因嗎?(老舍的豁達和對生活的熱愛。)
3、小結:正是因為老舍熱愛生活,把養花中的甜酸苦辣都當作美味細細品嘗,才品味出了內涵豐富的樂趣。
4、學習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不同的內容都通過“樂趣”貫穿為一體。
五、課堂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選做題:1)寫《養花》讀后感。
2)學著養花的結構和寫法,試著向同學們介紹一種自己的業余愛好,并寫下來。
六、板書設計:
13、養花
我愛花也愛養花 養愛活的
養花的樂趣 鍛煉身體
課后反思:學生在交流自己的感受與作者的感受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時,積極踴躍,這個問題的提出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因此,學生愿意與大家一起交流。教師的教學不僅要為學生服務,更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更應備學生,才會使課堂教學出現勃勃生機。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準確而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課堂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基本功能是在于促進學習者的發展和提高。而在過去,我們的教學中經常存在著老師眼里盯的只是教案,腦中想的只是下一個教學環節,對孩子的發言并沒有認真傾聽、仔細地思考,因而產生了對學生發言進行盲目地鼓勵,不加辨析地進行肯定的現象。我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著意留心了這一問題,對學生的朗讀、發言進行了適當的鼓勵,對學生有時不準確的發言進行了及時地糾正,對一些分散性的發言進行了梳理,起到了教師的評價性語言在課堂上的導向性作用。如,在開課之初,我和學生交流時問了這樣的兩個問題:“你愛養花嗎?為什么?”有的孩子回答喜歡養花是因為花開得香,我說“原來你看到了養花的成果,感到快樂“,又有的孩子回答自己喜歡養夜來香,我順勢問他為什么叫“夜來香”,當學生回答因為這種花是夜里才開花的,我表揚他“你從養花里還增長了不少知識,真了不起!”看似不經意的談話,卻將孩子們自己從養花中得到了的樂趣與老舍先生的感受相靠攏,讓孩子與作者產生共鳴,既激發了學生往下讀課文的興趣,又幫助學生梳理了思緒、理清思路,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不過,要想使在課堂上的評價語準確而得體,生動而有效,決非一日之功,它雖產生于即興,卻根植于深厚的教學積淀和文化底蘊。因此,要想使學生獲得求知路上的“別有洞天”,只有對自己的課堂語言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