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六
2、自己練習說印象最深的一幕,敵我不限。
3、指名分別說。
4、合起來試說。
評點5:課文后面第4題要求“學習第五自然段的寫法,描繪一個在電視(或電影)中看到的戰斗場面”。這里承接課文內容觀看、描述鄭軍官兵登陸攻城的場面,學生既有迫切的意愿又有情感的基礎,說、寫會更投入,難度也會小一些。
七、作業:
學習第五自然段的寫法,把剛才說的寫下來。
附板書:
↗ 決心很大
↗ 收復中國臺灣 →準備充分
鄭成功 ↘英勇善戰
(民族英雄)
↘ 建設中國臺灣
[總評]
無錫市濱湖區《“課程改革雙六高教學”簡論》中指出,只有“在高水準的教學準備的基礎上才能高生成”,而在所有的教學準備中占主導地位的不外乎一份教學設計。可以這樣說,要有課堂上的高生成,就必然要有高水準的教學設計。應該說這是一份“高準備”的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多媒體課件制作精妙。能找到電影《大英雄鄭成功》這部片子,這本身就是個創意,片子很長,如何從中剪緝最佳片斷為教學服務,這更需要精心選擇。這堂課中輯錄的幾個片斷聲色樂光形匯于一體,富有感染力,在課堂上適時地呈現,效果一定是非常好的。
2、問題情境的創設精巧。《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理解、體驗、感悟。要讓學生的思維和情感一直處在主動積極的狀態中,創設一個個富有啟發性和誘惑力的問題情境是很重要的策略和手段。此設計中的一個個問題,或有疑而問,或無疑故問,或讓學生自問,總而言之,都從學生的內在需要出發來設問,從而達到“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3、課文段落的處理精當。課標要求“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這一課時就針對幾個段落在整篇課文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恰當的處理,有瀏覽,有略讀,有精讀,對精讀部分還有比較精細的方法指導。
本文發表于《教師教育》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鄭成功)本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