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教案及教材分析
十二冊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整冊教材編排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六個單元,每個單元由五至六篇課文組成,課文共三十三篇,其中22篇為講讀課文,2課詩歌,8篇略讀課文,6個綜合練習。教材按課文反映的客觀事物及其內在的聯系組成文化主題單元,分為六組。1 春天自然季節的特點 2親情與關愛 3 走進科學 4意志品質 5風景與名勝 6 歷史文化 。 這樣安排體現語言文字在表述同類事物時相應的規律性,體現兒童認識同類事物時相應的規律性。
本冊教材根據高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以優美的記敘文,詩歌和簡單的說明文為主。通過上述課文的閱讀,可以使學生體會寄情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快樂;體會大自然的美好和人類文化遺產的燦爛與偉大;使學生受到革命傳統和歷史文化的教育,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從小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提高作為一個現代的科學素質;從小體會明白怎樣做事和怎樣做人。
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孩子們在盼望已久的春天開學了,帶著春天的夢走進了校園,而送給孩子們第一組的課文是圍繞“春”這個文化主題展開的,這不但符合自然季節的特點,又順應了孩子們的內心需要。這一單元安排了5篇課文、2首古詩、一個綜合訓練。古詩分別是杜甫的《春夜喜雨》和朱熹的《春日》2課《冬至的夢》4課《只揀兒童多處行》5課《 雷果》是講讀課文,3課《春》和6課〈搶春水〉是略讀課文。從課文所表述的內容來看,〈〈春夜喜雨〉〉是一首描寫蜀中春雨,抒發自己喜悅心情的五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大家常用的名句!础创喝铡怠凳且皇咨鷦拥拇河卧,詠出了“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千古佳句!础炊恋膲簟怠狄远梁笕f物的萌動和人們的生活為內容展開具體敘寫,借夢袒露了愛的心聲——愛春天,愛生活,愛生命!础创骸怠翟谧髡咛K雪棧眼里是善于撒嬌的,準備的,等待的,爛漫,充實,快樂的,作者用獨特的 感受抒寫了春的特點,激發人們熱愛春天的情感。冰心的《只揀兒童多處行》是精品文章,主要敘述了她春游時從香山歸來,在頤和園門口,知春亨畔,王瀾堂等處被歡暢活潑的兒童們春游的情景深深打動,由此產生聯想,為我們描寫了一幅充滿旺盛生命力的少年兒童在新中國的懷抱中幸福成長的動人畫卷,表達了作者對少年兒童的珍愛之情,《 雷果 》主要敘寫了西亞沙漠春天的景色和我與當地采集雷果的孩子談論雷果的事,為我們展示了西亞沙漠春天特有的景致!础磽尨核怠到榻B了在立春這一天白族山民們搶春水的風俗,表達了淳樸的山民們希望勤勤快快,平平安安生活的美好愿望。〈〈綜合訓練〉〉圍繞春字安排了七個題,一、二、三、四題引導學生感受春字的文化內涵,積累詞句段,豐富底蘊,閱讀是一篇描寫春雨的短文,意在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細致描寫的寫作方法,社會調查與寫作的安排,與本組關于春的學習一致,引導學生觀察自然季節的特點,表達真情實感,關注社會,進行實踐活動。
幾篇課文雖然都是寫春的文章,但表述的側重點不同,從時間上來說,有古代詩歌,當代散文,這說明從古至今春天是人們贊美謳歌的永遠主題,從空間上來說,有蜀中的春雨,海濱的春光,江南爛漫的春天,北方人盼春的夢,還有西亞沙漠中的春天,白族山寨中的春,這說明同一季節,不同區域的景致、風俗是不同的,同時也告訴人們無論哪個角落,春天都是人們所喜歡的,都是生命與活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