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教案及教材分析
教
學
目
標 1、閱讀課文,想象兒童們春游時歡暢活潑的情景,體會作者對孩子們的贊美和喜愛之情,激發熱愛新生活,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2、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設計意圖 抓住人物的表現,體會春的美好。
課時教案 個性化教案
課前向生活開放:
1、 找資料,了解冰心的生平以及她的作品。
2、想一想,自己春游時都是怎么做的。
3、自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初讀感知階段:
1、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找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給予評價。
2、找較差的同學讀帶有生字的句子,并生字組詞。
3、理解詞語:忸怩、坐無隙地、聚精會神、舒展。4、讀完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精讀感悟階段:
作者冰心說尋找春天要“只揀兒童多處行”?自讀課文,結合文章內容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1、小組交流
2、 班級交流匯報
(1)、頤和園門口:兒童之多 :成千盈百、擠了出來、一群接一群。
場面的熱鬧:散戲似的、鬧嚷嚷、飛涌、關不住。
(2)、知春亭畔
坐無隙地:東一堆,西一簇,說明兒童多。
孩子們有活力:小小的身軀上噴發著太陽的香氣味。
場面的歡快與熱鬧: 湖面上,小船蕩漾、隊旗嘩嘩地響。
(3)、在玉瀾堂賞花時的見聞:將花與兒童相比較,花的開放使自己得到了滿足,同時給觀賞者以美的感受,更給人以力量和啟迪。
學生在理解時要有感情的朗讀
課上積累:匆匆、蕩漾、紐扣、聚精會神、
舒展、身軀、忸怩、坐無隙地。
課后向生活延伸:
搜集閱讀冰心的散文《繁星》、《小橘燈》、《櫻花》。
反
思
5. 雷果
這篇課文主要敘寫了西亞沙漠春天的景色和“我”與當地采集“雷果”的孩子們談論“雷果”的事,為我們展示了西亞沙漠春天特有的景致。文章第一自然段總起,接著具體講沙漠春天的短暫和沙漠春天的快樂。第二至四自然段先描繪了西亞沙漠春天的景色和富有情趣的生活畫面。第五、六自然段由4月的雷聲引出孩子們采集“雷果”以及“我”和孩子們交談的事。“處處都是如此”說明孩子們多,“弓著腰”、“用小刀或鐵片”、“放進塑料袋里”的描寫極富畫意和生活味道。最后一段點明是“雷果”把孩子們帶入西亞春天的沙漠,讓孩子們融入春天的懷抱,給孩子們以無限的幸福和快樂。
教
學
目
標 1閱讀課文,了解西亞沙漠春天的特點,體會“雷果”給孩子們帶來的幸福與快樂。
2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西亞沙漠的阿拉伯人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春天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有關段落。
4寫會本課生字、新詞。
設計意圖 抓住孩子的表現 感悟孩子對春天的熱愛。
課時教案 個性化教案
課前向生活開放:
1. 1、搜集了解西亞沙漠的資料。
2. 2、預習課文、利用字詞典解決生字、生詞。
3、教師搜集沙漠的圖象資料。
初讀感知階段:
一 引入:春天萬物復蘇,給人以美好的遐想。前前幾篇課文,我們領略了春天的無限美好,沙沙漠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雷果》這篇課文,看著題目,你有什么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