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3
28:《畢業贈言》
一、教學目標:
1、正確分辨畢業贈言的優劣,說明優劣判斷的理由,提高是非辨別力。
2、選擇自己熟悉的一、二位同學,根據同學的特點,把自己的希望和祝愿組織成美好的畢業贈言送給對方。
3、在互贈畢業贈言的過程中感受同學間純真美好的情誼。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正確判斷贈言優劣,根據同學特點說、寫贈言。
難點:說清優劣的理由,寫出有特點的畢業贈言。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經過6年的小學學習生活,同學們即將畢業。你們從一個幼小的孩童成長為一個滿懷豪情的少年。回顧成長過程,同學間結下了多少深情厚意,大家一起看看以往我們在一起學習、生活的照片吧!
2、引入“畢業贈言”
的確,同學們每一張快樂的笑臉,每一個有趣的動作。每一次精彩的發言,都深深地留在大家的記憶中了。這種友誼是多么珍貴呀!大家就要分開了,一定有許多鼓勵、祝愿的話要說,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提供這樣一個交流的機會。
3、出示贈言例句,學會分辨優劣。
(1)出示3句寫的很好的贈言,討論明確:語言優美、針對性格特點、有激勵作用的贈言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積極力量,大家都會很喜歡。
(2)出示2句不大好的贈言,討論明確:商人味十足、成人味太濃、沒有任何針對性的空話、套話,是不受人歡迎的,要注意避免。
(3)出示老師寫給某位同學的贈言,猜猜是寫給誰的?進一步明確贈言一定要有針對性。
(4)想想:在我們的贈言里該選擇用怎樣的詞語比較好?
4、學生動手寫贈言,教師提供一些名言、俗語供同學選擇使用。
5、交流同學贈言,不足的提出改進意見。
6、送上老師給全體同學的贈言,愿大家友誼長存。
7、同學將寫有自己美好祝福的賀卡贈送給同學。
:《積累與運用(七)》
教學目標
1了解用了“像”、“好像”的句子并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2積累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并能正確理解運用。
3掌握“個性化”閱讀的方法,在閱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感悟。
4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的留戀。
教材簡析
本次“積累與運用”共安排了六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具體的語言環境體會用了“像”、“好像”的句子并不一定都是比喻句;二是通過朗讀,背誦積累有關讀書的名言,激勵學生自主讀書的愿望;三是在交流互動中強化“個性化閱讀”的意義,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四是通過開展“回顧與展望”綜合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學習語文的能力;五是運用學過的方法,寫自己想寫的話題,或回憶,或憧憬,或交流;六是通過自主閱讀短文,在實踐中進一步體會閱讀文章要在積極的思考和情感活動中去理解和體驗,掌握“個性化閱讀”的方法。
建議本課教學用3~4課時。
解讀與提示
“溫故知新”:旨在培養學生體會并發現用了“像”、“好像”的句子并不一定都是比喻句,有的表示想象、聯想,有的表示人們在某種特定情況下的感覺。建議讓學生先通讀全部句子,判斷這些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再總結出規律,然后讓學生分別舉出用了“像”、“好像”的句子是比喻句和不是比喻句的例子,分組比較讀,掌握各自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