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全冊及教學反思4
3、分層次,概括內容。
(1)第一、二小節,點出建校五十年許多學生重新回到母校的感受。
(2)第三至七節,介紹了不同職業的學生。再現了當年母校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3)第八至十一節,描述了師生共聚的感人場景。
。4)理解最后一小節。指出從母校畢業的學生,奔赴祖國四面八方,在不同崗位貢獻自己的力量。也體現母校的作用,培養我們成為祖國明天的棟梁。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5、找學生朗讀。
6、分組比賽。
四、編排情景劇《20年后再相會》
五、生談感受。
六、作業:
1、寫一篇作文《20年后再相會》。
2、描繪20年后的校園景象。
童年的朋友
教學目標
1.學習抓住特征刻畫人物的方法。
2.學習作者生動細膩而又飽含感情的語言特點。
教堂重整點
抓住特征,運用適當的描寫方法刻畫人物。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課件。
設計思路
教學這篇課文時,應首先引導學生熟悉課文內容,明確文中刻畫的主要人物。能分辨出運用的描寫方法及其刻畫的人物性格。再進一步去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有關這些問題,可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完成,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人。
記憶中韻朋友每個人都有許多。你童年時代最難忘的朋友是誰?為什么難忘?說出來,給同學們聽聽。今天,我們來看一下高爾基少年時的朋友跟我們韻朋友有什么不同?下面,我們來學習課文《童年的朋友》。(板書課題。)
2.作者介紹。
(1)讓學生站起來介紹。
(2)明確:(出示幻燈片1。)
高爾基,蘇聯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二、自主學習
師: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出示幻燈片2。)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也可以幾個人輪讀,要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
2.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3.文章中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4.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寫人最好是寫眼睛。課文中三次寫了外祖母的眼神,把有關的句子畫出來。體會這些描寫表現人物怎樣的內心世界。
5.外婆在孩子的眼里是長輩,可作者在文章中說外婆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貴”的“終身朋友”。為什么?
6.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研究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四、反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