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勢
(疏散學生)“快,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臨危不懼)同桌讀指名評讀,比賽讀。
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瞬間,還有四名學生沖不出去了!
(保護學生)“拉、撐、護”并表現(奮不顧身)
這是一種(責任),譚老師張開的是生命的通道,是師愛的偉岸,在生命的邊緣,用生命捍衛其保護生命的壯舉,在廢墟中托起生的希望,自己走向死神,然而同學們再也聽不到譚老師的聲音了;講臺上,再也見不到那充滿活力的身影了。板書(忠于職守)
一位援救隊員這樣描述,出示課文內容:
8、這是他最后的姿勢,這是忠于職守的寫照。同學們,讓我們懷著對英雄的崇敬朗讀這部分內容。
此時此刻,你的心一定被震撼了,讓我們行少先隊隊禮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吧!(敬禮)
三、走進生活,感受人物。
引語:一名普通的教師,以三尺講臺書寫了自己的春秋,51歲的生命定格在這里,我們永遠忘不了他給我們講授的最后一節課,這是他一生的寫照。
1.指名讀第2自然段,你認為人生的價值是什么?(指名回答。)你同意他的說法嗎?
小結:的確,教師—知識的傳播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這一刻,他用生命架起了涌向學生心靈的橋梁;在這一刻,他用生命詮釋了人生的價值,這是用生命譜寫的愛的篇章,這是用生命構建的課堂---人生的價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
2.講述同學們在課下收集的資料
課件出示:譚千秋用雙臂護住學生的畫面。你覺得他是個什么樣的人?(生發表意見)
小結:他是質樸的,求學認真的,他生活平凡,思想偉大,忠于職守,托起生命,臨危不懼,奮不顧身,這是一種(板書:信念)讓我們雙目緊閉,來緬懷這位英雄,把他偉大形象印在腦海中。
3.配樂誦讀:
譚千秋
你撐起的雙臂,如老母雞的翅膀,地動山搖孩子們也不會驚嚇;
你弓起的脊背,如鋼鑄鐵打的房梁,天塌地陷孩子們也不會受傷;
你的形象如雕似塑,永遠定格在自己的崗位上,成為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千古絕唱;
你的精神如星似月,永遠在歷史的長河中閃光,任歲月流逝也不能把你淡忘。
4 .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生:面對廢墟中慘不忍睹的血肉之軀,面對那鋼鐵壓不彎的脊梁,面對那羽翼下鮮活的生命,人們的心被震撼著。譚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師,他用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是的靈魂,人們贊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5.“地震無情,人間有愛”你覺得應該授予譚千秋老師什么榮譽稱號?課件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生答:最佳優秀教師獎、最感動中國的人、最可愛的人-----
6.配樂朗讀全文(生懷著崇敬的心情,舒緩的朗讀)
四、走出文本,提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