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讀書示子聿教案
生:把頭發系在梁頭上,困了用針扎自己的大腿。
師:這樣的學習真是——
(生齊讀:無遺力。)出示:小卡片
生:匡衡的鑿壁借光。
師:匡衡是怎樣“無遺力”學習的?
生:沒有燈光,在墻壁上鑿一個洞,利用鄰居家的燈光讀書。
師:這種讀書精神叫——
(生齊讀:無遺力)
(2)少壯工夫老始成——從年輕時開始努力,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也就是說,自己的一生要想有所成就,必須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努力。
a這句話讓我們明白,做學問不僅要竭盡全力,還要 ?(堅持不懈 持之以恒 自始至終 堅持到底)
b引讀:用典型人物典型事跡
a漢代的孫敬,用一根繩子把自己的頭發系在房梁上來防止讀書時打瞌睡,終于成為當代大儒,這正充分說明了——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b戰國時的蘇秦發憤讀書,讀得困倦了,就用錐子刺一下大腿,驚醒之后接著再讀,最終做了六國的宰相,這也充分說明了——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c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練書法。通過勤學苦練,終于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被人們稱為“書圣”,這還是充分說明了——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過渡:我們做學問僅僅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夠嗎?讓我們繼續往下讀,特別注意加點字和劃橫線的詞語:
(3)紙上得來終覺淺——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淺薄的。
a理解“紙上” ——書本上
b理解“淺”——淺薄 淺顯 膚淺
(4)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深入透徹得理解知識,必須要親自去實踐。
a聯系上句理解“此事”“絕”“躬”等字的意思。
b舉李時珍的典型事例:大家一定都非常清楚地記得,四年級時我們認識的一位明朝醫學界的名人,誰——李時珍:對,李時珍就是這樣一位凡事“躬行”的典范,屏幕出示李時珍事跡,師生合作讀事跡。
李時珍之所以能有這樣偉大的成就,那是因為他深深懂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啊!
c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來說明“親自實踐”對于理解知識真 諦的重要性嗎?(醫生、教師、騎自行車……請兩三位同學談談)
d是啊,早在800多年前,詩人陸游就悟出了這樣的道理——做學問不僅要竭盡全力,還要堅持不懈;但是這樣還不夠,因為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淺薄的,要徹底理解知識的真諦,一定要親自實踐。
六、想象意境,走進作者
(1)激情渲染,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 在一個冬天的夜晚,陸游在挑燈夜讀,掩卷長思 ,啃讀詩書 ,他為什么突然想到要教育兒子如何讀書學習呢?)
也許看到紙上談兵的故事————
也許突然碰到一個困惑—————(學生實在不會就提醒)
預設:1、陸游想到自己就是這樣從小飽讀詩書,現在才能成為一個詩人、有學問的人,所以,他想把他的經驗告訴兒子,讓他也成為有用的人,成為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