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輪椅上的霍金》說課稿
(四)創設情景,升華情感
1、通過上面幾個環節的學習,學生了解了霍金,品味了霍金的精神,為了進一步升華學生的情感,我將資源中心上課教師開始播放的錄像資料,拿到這時播放,并說:“大家讀了這篇文章,被霍金敢于輪椅上的霍金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此時此刻大家一定非常想見見自己欽佩的人吧,瞧,這位科學巨人來了……”這樣更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和情感需要。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孩子們通過閱讀文本,每個人都開啟了想象的閘門,每個人的內心都在為這位科學巨人畫像,想看看霍金是怎樣在工作?如果一開始就展現了這段錄像資料,沒有為孩子留下想象的空間,不利于兒童想象力的培養。當身體嚴重殘疾,坐在輪椅上的霍金伴隨著音樂、充滿自信地出現在孩子們的面前時,孩子們一定更加欽佩霍金,一定把霍金當作了學習的榜樣。
2、看完錄像資料,我又播放了資源中心上課教師創設的聊天場景:(資源中心上課教師:“霍金的事跡給了我們這么多的啟發,我想你們一定想了解更多關于霍金的事跡,假如現在我們可以和霍金爺爺在網上聊天,你準備向科學巨人問些什么問題?如果只能問三個問題,你將問些什么?請你們想一想,在紙上列一列,問哪三個問題?”)這一環節既反映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思想觀點的感悟,又順應學生的需要,通過學生最感興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上網聊天,來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使之成為語言和精神的共同體,讓學生在師生創造的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走進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跨時空地與霍金進行心靈對話,入情入境地想象,發展了語言,升華了情感。
(五)拓展延伸,發展個性
這節課上到這里雖然結束了,但并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語文,由其學科特點所決定,必定是“課內悟方法,課外求發展”。因此,我設計了課外閱讀作業:
1、繼續查閱有關霍金的課外書籍,認真讀讀,進一步了解霍金。
2、課外選讀一些身殘志堅的人物故事,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張海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3、選最感動你的一篇文章寫讀后感,也可以就是今天學習的這篇文章。
這樣的課外閱讀能使學生的心靈、情感和想象自由飛翔,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個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