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蘇教版第七冊美術教案 課題三 瓜果的想象
瓜果的想象一課是利用不同瓜果不同瓜果的想象的外形、肌理、色彩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通過挖、切、刻、插接進行造型設計。提高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瓜果的想象激發學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教學目標:1)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瓜果的想象。
2)讓學生掌握瓜果想象作品的制作瓜果的想象。
教學重難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瓜果的不同的外形、肌理、色彩進行想象。難點是讓學生通過挖、切、刻、插接等方法進行制作。
【教學案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不同的瓜果,牙簽、一次性筷子、水果刀等制作工具。
學生準備:各種不同的瓜果和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趣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興趣愈濃,教學效果越好。
片段一教師:課前,老師請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自己喜愛的瓜果都帶來了嗎?
學生:帶來了。
教師:這節課可不是來開瓜果宴的,誰能猜猜看,瓜果的想象我們要來干什么?
(學生開始議論紛紛,說法不一。有的說這節課要畫瓜果、有的說要做瓜果的面具、有的……教室里炸開了鍋)
【評析】通過設置懸念來吊學生的胃口,這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手段。學生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問題往往充滿了好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為下面瓜果的想象做了鋪墊。
(二)、啟發想象、嘗試練習
德國的一個教育家曾說過‘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教人發現真理’。本課試圖從學生好問、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出發,讓學生發現問題、回答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
片段二教師:你的瓜果都長什么樣子呢?誰來說說看?
學生:圓圓的,外皮很光滑,還有深綠色的條紋……
學生:它的外皮有一些小毛毛,有點圓……
……
(梨、西瓜、獼猴桃、菠蘿等等)
教師: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能把這些瓜果變成什么呢?
教師:你是根據它的什么特點來變?
小組討論
學生:我想做一個小烏龜,我用大蘿卜做它的身體,香蕉做他的腿……
學生:我要做一個穿裙子的小姑娘,我用西瓜做她的裙子,用……
……
(拿出一個西瓜)
教師:看到它你能想到什么?
學生:面具、小姑娘、漁夫……
教師:我們就來把他變成小姑娘。誰可以上來試一試?
(根據課前收集來的各種瓜果和制作工具、材料讓學生嘗試制作。)
教師:你打算用什么做眼睛?用什么做鼻子?頭發?
學生:我用小蘿卜做它的眼睛,用青菜葉來做它的頭發……
教師:怎么做?
學生用刀把西瓜一頭切去一部分,這樣西瓜就站起來了,用刀挖出人的嘴巴。
用牙簽把小蘿卜插在西瓜上做了眼睛,把青菜葉固定在西瓜上做頭發……(我及時的在黑板上板書出瓜果制作的方法:切、刻、挖、插接……)
【評析】我們有時對著地上的一灘積水發呆或仰望天空中不規則的云朵而產生豐富聯想的經歷,這說明每個人都有(新)蘇教版美術教案瓜果的想象
聯想的思維本能。這一特點對于思維活躍,對周圍事物都感到新鮮、好奇的兒童來說更是明顯。讓學生通過觀察瓜果的各種外形、色彩,觸摸瓜果的不同的質感,激發學生進行想象。同時,教師沒有簡單的告訴學生制作方法,而是提供制作工具、材料,讓學生通過自己去嘗試,自覺體驗去發現制作方法。
(三)、作品賞評
教學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作業的結果,還應更多的關注學生探究、體驗的過程。
片段三教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簡單的瓜果經過你們的小手就變成了這些精彩的作品。能不能說說你做的是什么?怎么做出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