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學五年級美術上冊教案1
教學后記
五 年級 九 冊 美術 學科
備課人
備課時間
課題8、收獲的季節教材分 析教學目標1.觀察秋天,欣賞各種表現秋天的美術作品,了解美術形式的多樣性。 2.綜合運用一些簡單的美術形式表達自己對秋天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和動手制作的能力。
3.通過觀察、表現秋天的事物,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增強學生對自然生態資源的保護意識。
重點難 點重點:感受和表現秋天之美。 難點:綜合運用一些簡單的美術形式語言,表達自己對秋天的感受和理解。課前準備
(學生)水粉畫顏料、畫筆、調色盤、水桶、抹布等繪畫工具材料。 (教師)秋景掛圖,課件,示范用工具材料等。教學過程設計
共案
個案
1.感受與想象。 (1)聽:從秋風秋雨的錄音中聽出了什么聲音?想到了什么場景? (2)憶:談談你印象中的秋天情景,說說描寫秋天的詩句。 (3)看:欣賞秋景掛圖,說說秋天的美麗表現在哪些方面? (4)想:你還見到過哪些美麗的秋景?你心中最美的秋景是怎樣的? 2.思考與探究。 (1)秋天的自然景物具有哪些特征? (2)秋天的色彩有哪些? (3)嘗試表現:用自己喜愛的色彩表現秋天的美麗。 (4)課件展示各種表現秋天的藝術作品,請學生欣賞、分析不同材料和不同的表現方法。 3.表現與體驗。 (1)作業要求:畫畫秋天的景色。 (2)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輔導要點:能否大膽地表現秋天的景色?是否表現出自己對秋天的理解? 4.展示與評價。 (1)展示學生作品,學生互相觀賞。 (2)請學生選出最美的秋景圖,并請作者介紹自己的創作思路。 (3)教師小結。 5.課后延伸:收集有關秋天的圖片、詩句等。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吹塑紙、圓珠筆、牙簽、水粉畫顏料、畫筆、調色盤、水桶、抹布等繪畫工具材料。 (教師)色輪掛圖,課件,示范用工具材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評述。 (1)欣賞教科書中的圖片,找出秋天的色彩特點。 (2)教師出示色輪圖:請學生尋找能表現秋天的色彩。 (3)教師介紹畫家李煥民,課件展示其作品《初踏黃金路》,學生分小組欣賞、評價。 (4)學生代表匯報交流對作品《初踏黃金路》的欣賞體會。教師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分析表現形式。 2.探究感受。 (1)欣賞其他兩幅版畫作品《秋水》和《打麥場上》,分析其作品主題和表現技法。 (2)思考:在秋天,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3)課件展示版畫的基本制作過程,學生感受版畫的獨特魅力。 (4)教師適當示范,提醒學生使用各種版畫工具的方法和注意點。 3.嘗試創作。 (1)作業要求:用版畫的形式創作一幅《收獲的季節》的記憶畫。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輔導要點:提醒學生注意塊面和線之間的關系,注意色彩的運用。 4.展示評價。 (1)學生作品展示,介紹自己創作思路。 (2)學生互評,教師小結。 5.課后延伸。 收集各種秋天的樹葉、樹皮、種子等材料。 第三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各種形狀的落葉10—12片、草根、樹皮及各種植物的種子等。 (教師)課件,示范用工具材料等。 教學過程 1.交流欣賞。 (1)學生在小組內展示自己收集的創作材料,互相觀賞它們的形與色。 (2)學生代表介紹收集的材料,師生共同觀賞。 (3)教師展示自己的材料,啟發學生討論該材料最適合表現的形象。 2.思考研究。 (1)教師課件展示各種用綜合材料拼貼的作品,學生欣賞。 (2)學生思考: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式來表現秋天的? (3)師生共同探究這些拼貼作品的制作方法。 3.啟發創作。 (1)拼擺游戲:請學生拿出自己的材料,拼貼出反映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的畫面。 (2)學生展示,教師進行點評。 4.合作表現。 (1)作業要求:小組合作完成《收獲的季節》的拼貼畫。 (2)學生合作表現,教師進行巡視輔導。 5.展示評價。 (1)學生小組之間交流作品。 (2)全班作品布置成一個畫展。 6.教師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