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
第六單元:面積
單元教學計劃
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的。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學好本單元內容,不僅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本單元主要內容兇手: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
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使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算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引進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探究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會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建議:
1、變概念的機械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本單元主要內容兇手: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
2、加強直觀教學,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
3、讓學生探究,主動獲取結論。
4、重視估測能力的培養。
課時安排:
7課時。
面積和面積單位
教學內容:書上第70—74頁 練習十八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操作等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建立面積單位的正確表象。
2、經歷用不同方式比較圖形面積的過程,體會建立統一面積單位的重要性,經歷面積單位產生過程。
3、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過程中,提高交流,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面積和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理解面積的意義,建立面積單位的正確表象。
教學準備:學具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談話: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了,住房越來越大了,每個同學也有了自己的小房間。說說看,你的房間有多大?
2、全班交流
3、提示課題:你知道,剛才同學們提到的#平方米是指房間的什么?今天這節課咱們就來探討有關面積的知識。(板書:面積)
二、感知體驗,建立概念
1、認識物體表面的大小
(1)在我們身邊的每個物體都有面,有的面大一些,有的面小一些。
(2)摸一摸 請你們摸一摸數學書的面,從一端摸到另一端,再摸一摸課桌的面,你發現了什么?
(3)看一看 看一看黑板的面,課桌的面相比,怎樣?
(4)想一想 生活中的物體,你還能比一比哪些面的大小?
(5)歸納:剛才我們通過摸一摸、看一看知道了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的表面)我們把書表面的大小叫做書面的面積,把黑板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積。
2、認識封閉圖形的大小。
(1)出示:
這里有各種各樣的圖形,這些圖形有大小嗎?你能分辨他們誰大誰小嗎?第4個圖形能比較面積的大小嗎?為什么?
(2)歸納:看來只有象a、b、c這樣封閉的圖形才能判斷它的大小。封閉圖形的大小,也就是它們的面積。(板書:封閉的圖形)
3、歸納面積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