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估算》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材60頁例5及對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實際生活中運用估算的過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養成估算的習慣。
2、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了解估算在生活中應用的必要性,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
3、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形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辨證觀點。
教學重點:掌握乘法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習慣。
教學難點:根據具體問題選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目標
1、創設情境:秋天是旅游的好季節,學校準備組織大家去秋游,但遇到了一個問題,請大家一起解決。
出示:四年級同學去秋游,每套車票和門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應準備多少錢?
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算。
學生想辦法,并匯報交流自己的方法。
列式:49×104
[設計意圖]由秋游這樣的學生喜歡的和數學的活動直接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的愿望。
2、導入新課:同學們用豎式或用計算器都能計算出具體的錢數,你能不用計算,而用估算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乘法估算
3、提出學習目標:對于乘法估算,你認為要研究哪些問題呢?
先由學生說一說,再出示學習目標:
(1)乘法估算的方法有哪些?
(2)在具體的問題中要選用什么估算方法?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小組內個人展示
(1)學生按要求獨立自學課本60頁例5和做一做,師巡視指導,收集學習信息。
(2)讓學生在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生的順序在小組內交流展示。在這過程中要互相幫助、質疑問難。
2、展示學生的各種不同的估算方法。
(1)例5算法展示
方法一:把49估成50,104估成100,50×100=5000
方法二:把49估成50,104估成110,50×110=5500
(2)、討論: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種估算方法?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選擇合適的方法。
匯報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說明理由。
小結:在實際生活中,買票要多準備一些錢,否則就不夠了,所以在估算的時候,要多估,而不能少估。
在今后的估算中,要結合實際選擇合適的方法。有時候要多估,有時候要少估。
想一想:在咱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這種估算?
還有哪些特殊的估算方法?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向學生介紹四舍五入法、去尾法、進一法等。
(3)做一做的算法展示
一月份賣出720桶礦泉水,估算全年可賣出多少桶水?(720×12≈)
a、展示算法
方法一:把720估成700,12估成10,700×10=7000
方法二:把720估成700, 700×12=8400
方法三:把12估成10,720×10=7200
方法四:把720估成800,12估成10,800×10=8000
b、選擇合適的方法
質疑:哪個估算結果最適合本題?(匯報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說明理由)。
結論:由于“全年可賣出多少桶”這個問題既可多估,也可少估,因此越接近實際結果的估算得數是越好的估算結果。所以本題應選方法二或方法四。
三、激發知識沖突
1、讓學生自由質疑部難。
2、師質疑:為什么“做一做”用方法四估算結果能較接近實際結果?
(讓學生理解在乘法估算中大數往大的整十、整百靠近,小數往小的整十、整百靠近會較接近精確得數的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