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統計與可能性教案
2、學生認為比總數最好,可以讓學生先拍球,做好相應記錄,并用比總數的方法得出結論。
3、此后,教師加入其中一組,使兩組人數不相等。設疑:人數不相等時,怎樣判斷誰輸誰贏?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1、把全班學生重新分組(有4人一組的,有5人一組的),每組發一張統計表。師統一時間,生:拍球。
學生姓名
拍球數
2、(展示各小組拍球統計表) 師:我們班哪個小組贏了?
(1)、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交流。
(2)、全班匯報。
生1:把每個小組的拍球數加起來,就可以知道哪個小組最多,哪個小組最少了。(另有學生提出疑義:可是每組同學的人數不相同呀?)
生2:我們可以用每個小組總的拍球數除以小組的人數,就可以知道哪個小組的多,哪個小組的少。
生3:我們也同意這種方法,這樣很公平。
生4:我們把每個小組的拍球數制成統計圖。(出示統計圖)我們發現可以移動多的球來補少的球,這樣它們就排的一樣高了。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評價)
三、鞏固練習
1、試一試。(課本72頁“小熊冷飲店”)
2、練一練。(課本73葉第一題)
師鼓勵學生獨立解答,也可以在統計表上直接用“取多補少”的方法求平均得分。
四、拓展應用。
(課本74頁第四題)師重點指導第(3)小題,學生除了能看懂統計圖外,還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五、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案例3
《猜一猜》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經歷可能性的試驗過程,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 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3、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重點、難點:
1、 能列出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 能夠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三、教具學具準備:
轉盤、紙杯、白球、黃球和紅球、盒子、圖針、硬幣
四、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師拋硬幣,讓生猜想哪個面可能朝上?生:……。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可能性的問題。
(二) 探究新知:
1、 轉轉盤,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 猜想:
出示四個轉盤:圖
猜測:轉動①號盤,指針停在哪種顏色上的可能性大?②③④號呢?讓生獨立猜測,并說一說想法。板書 :可能性大,可能性小
(2) 體驗:以小組為單位各做10次實驗。
(提示分工:一人轉轉盤,等指針停止后,把指針指向中央,其他人再轉;小組學生輪流填表。全班分四個組,分別轉①②③④轉盤。)
(3) 匯報,全班交流。
2, 紙杯感受事件可能性有大小
(1) 猜想:拋出紙杯后,紙杯落地可能出現的情況。同桌交流并回答。
(2) 實驗驗證:
每人重復做5次,并記錄表中。投影出示
落地的情況
1
2
3
4
5
(3)、匯報交流。
(4),師生小結。
3、摸球感知,進一步了解可能性
(1)、出示盒子:出示問題:(要求:先讀題,理解題意,獨立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