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教學用具:籃球場掛圖、課件設計意圖
教 學 過 程
修改意見開課給學生一個懸念后,帶學生登堂入室。如 “帶你們去參觀一個地方,好不好?”引發學生期望,能精神集中,開心地進入學習的角色。 引導學生利用對周長的認識先自己猜猜,再自己試試讓學生明確計算出周長的方法各有不同,但結果都一樣指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算法有什么道理,為何這樣計算 學生通過“試一試”學習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引導學生自己計算正方形手帕的周長,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計算方法。引導學生明白要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首先必須知道圖形各條邊的邊長這一基本條件。第6題第2小節的拼搭方法有兩種,有的學生有可能只用一種方法,是對的。用兩種方法也是對的,但要鼓勵學生動腦,能用多種方法拼搭的,盡量使用多種方法拼搭。通過問答游戲,鼓勵學生,繼續努力,提高思維能力。 通過談感受,讓學生回顧學習的知識內容,在學習問答中和問答游戲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從而增強搞好學習的信心。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談話:同學們,這節課老師打算帶你們參觀一個地方,好不好?出示:籃球場掛圖提問:你們知道這是干什么用的場地嗎?談話:同學們,我們幾乎每天都在這個籃球場上打籃球或做其它活動,球場又長又寬,是一個作用很大的活動場地,如果學校有兩個這么大的場地活動就更好了。提問:請你們認真觀察,然后,看誰能最快說出這個籃球場是什么形狀?如果要求籃球場的周長用什么方法計算?二、討論探究,解決問題。(一)猜猜試試提問:同學們,請大家看一看課本上p63頁四個方框圖內的算式,想一想,四個圖的計算式和計算方法各有什么不同?老師指名學生回答,讓學生計算后再歸納:第一個圖是按算式加法逐個數相加得80;第二個圖是據第一個圖的算式進行調整,把相同數在一起相加得80;第三個圖是在第二個圖的算式中,根據相同數目改用乘法計算出得數的后相加得80;第四個圖是在第三個圖的算式將被乘數相加后各乘以2得80。有了規律,26、14、80這三個數不變,經有規律組合后變換算式計算,最后得數80不變。提問:同學們,根據上面四個算式計算后的得數都是80,說明求一個數的計算方法不是單一的,可以多種方法計算的,那么,你們誰能計算出p64頁書上這個問題呢?出示問題:正方形手帕的邊長是25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討論:小組討論,交流方法。引導學生列式計算,并集體訂正。(二)想想做做1、發現問題:談話:(課件出示p64頁1、2題)同學們,現在讓我們來做做計算題。首先,請大家看看1、2題的圖形,你們發現了什么?指名回答。提問:要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必須具備的最基本條件是什么?怎樣想法完善最基本條件?組織小組交流,然后指名回答,互相評價各自的方法,并說出理由。2、解決問題。1做p64頁1、2題出示問題:(課件打出p64頁1、2題)談話:同學們通過讀題和觀察配圖,已發現題目和配圖都沒有給出圖形的各條邊長數字,無法計算周長。提問:那么,用什么方法完善計算周長的條件呢?指名回答指導學生用尺子量出p64頁第1、2題各個圖形的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