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練習六教學內容:第66-67頁第1-7題。教學目的:1、通過練習,進一步明確有關的概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通過練習,進一步加深理解周長的含義,并培養學生的估計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鍛煉推理能力。教學重點: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知識。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空間想像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時安排:1課時。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光盤、長方形紙片、直尺。教學過程:教 學 建 議
教 學 過 程
修 改 意 見通過練習復習基礎知識,為后面的練習做好鋪墊。學生計算后交流各自的方法,體會怎么算比較方便,逐步優化算法。在練習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學生在測量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周長的含義,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意引導學生關注圖形中邊的變化和周長的變化,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創設一個當花圃設計師的情境,引起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一、基礎練習,鞏固知識第1題先組織學生用直尺量一量兩個圖形每條邊的長度,提問:用直尺量長度時應注意什么問題?量完后同桌之間對照檢查,然后再說說兩個圖形的名稱和各自的特點,以及有什么異同。第2題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在計算正方形周長時可適當引導學生:正方形四邊是一樣長的,你覺得怎樣算比較簡便?二、拓展練習,應用知識第3、4題首先引導學生讀清楚題意:第3題小華沿長方形操場跑了一圈,其實就是求長方形的周長,而第4題求線長其實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長。然后讓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第5題先讓學生估計哪張書簽用的金線最長,然后引導學生想辦法量出每張書簽的周長:對于第1個和第2個書簽可以用線圍一圍再量長度,而第3個書簽可用上述方法,也可以先量出它的長和寬,在算出周長。第6題可以組織學生動手操作拼一拼,再計算出周長,提問:都是有這兩個長方形拼出的圖形,為什么周長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