噸的認識
3,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約1噸呢 介紹用字母"t"
來表示.
4,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要用"噸"作單位 為什么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噸做單位呢
(1)很多物體重量的總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2)很重的物體的重量;(如大象的體重,鯨的體重;坊門街的銅像,斗潭公園的石頭等)
(3)交通工具的載重量;
師:猜一猜,什么叫載重量 (最多能承受的重量)
如:電梯的載重量大約是1噸;(大約20個大人)一輛卡車的載重量大約是10噸.如果超過這個重量,就是超載,極有可能出危險.汽車超載不僅毀壞地面,還威脅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殺
手".因此我們平時坐車是要千萬小心,不要擠車或電梯,萬一超載 很危險
5,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卡車載重5( ) (2)小明體重35( )
(3)一塊橡皮的重量是8( )
(4)我國舉重運動員丁美媛,在奧運會上三破世界記錄以300( )的總成績獲得冠軍.
(5)溫州港碼頭停泊的一艘貨輪能載重30( )
(二),噸的單位換算
1,噸和千克的關系: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1噸=1000千克 ,你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嗎 (課件出示)
(1)一只河馬約重那2噸,想一想:2噸=( )千克 5噸呢
你是怎么想的
(2)一只大象重約6000千克=( )噸 你怎么想
2,(課件出示)出示一幅有各種大型的動物,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引導先估計體重再進行"噸"與"千克"換算.
四,應用
1,把合適的體重與對應的動物連起來.(課件圖出示)
大象 小狗 熊貓 鯨魚
50噸 80千克 4噸 6千克
2,解決導入時主題畫的問題
(出示畫面并出示每只動物的體重)它們能同時過橋嗎 為什么 你有什么方法讓他們過橋嗎
3,課后延伸(數學日記)
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 跟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節水的方法 請寫一篇數學日記.
五,總結
師:學了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新的收獲
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們喜愛的小動物去森林公園玩的生活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確定教學的側重點,做到有的放失.
"噸"對孩子們來說是抽象的,通過讓學生搬10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推算,估計,想象.并通過"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學加老師跳一跳"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借助"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位同學的體重"等具體實物幫助學生建立起"噸"的概念表象.
在體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推理和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噸"的概念,同時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利用"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單位的換算不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因在學習"千克","克"時學生已掌握換算的方法,在此只讓學生在估計動物質量的活動的過程中滲透"噸"的單位換算.
通過解決"過橋"的問題,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如何過橋是一個開放的問題,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數學日記"能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滲透節約用水的思想教育.
五,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體驗"1噸"的重量(抱一抱,跳一跳)
師:誰能說說自己的體重
生1:我的體重26千克
生2:我的體重35千克(一個胖胖的小男生)
"哇"(齊喊)
生3:我的體重24千克(一個小女生)
師:同桌交流自己的體重,然后互相抱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