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1.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發明家仔細考慮了一下,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發明家靈機一動,對了:_________________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
6、交流討論。
(1)誰先來說說,他想到了什么辦法?
這個辦法好嗎?怎么好呢?用書上一個詞來說,這就叫做(自衛)
你讀讀書,把這個辦法好的地方讀出來.
(2)這是他先想到的,后來他又想到了什么辦法呢?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相關的詞句
他為什么會這樣想呢?
是啊,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于是他又產生了新的想法。你能根據他想的內容,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嗎?
如果在鐵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__________.
引導學生根據第四自然段的內容,補充這句話.(補充出兩句完整的話.)
那么現在這樣的方法好不好呢?(既可自衛,又可進攻)
(3)發明家先想到了自衛,又想到了進攻,他就是這樣經過深入的全面的思考后,有了這樣成熟的想法的。我們再把他思考的過程完整地讀讀吧。(再次體會科學家思考的嚴密性,這里設計的目的是突出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4)老師小結:通過剛才的讀書,我們知道發明家就是這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7、 提問: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在打仗的時候,自衛重要還是進攻重要?(說出自己的想法,要有理有據)
8、老師小結:看來,自衛和進攻都是很重要的,應該把它們合而為一。
(三)學習第六自然段
1.現在你再想想看,科學家集合的是矛與盾的什么呢?(它們的長處)
2.齊讀第六自然段(在這里安排了齊讀的目的是烘托出氣氛)
3.是啊,由于集合了其他事物身上的優點,因此,使得自己優勢倍增。坦克的發明,在后來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充分展示出了它的威力。
課外資料的引入,進一步感受集合矛盾長處后的優勢。
三、總結全文
1發明家將矛盾的好處集合在一起,發明了極具戰斗力的坦克。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或是聽說過這樣的事?
在這里是處理課文中黃泡泡提出的問題,這是在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讓學生用其他例子來說明課文最后一句話。可以作為擴展思考的題目,教師可在學生廣泛思考、交流的基礎上,提示幾個“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是勝利者” 的例子,比如實際應用方面:雙層公共汽車、火車,帶橡皮頭的鉛筆;學習和做人方面:采納別人的優點等等,如:孔子拜師。以引導學生的深入思考,可以鼓勵學生展開想象,一方面從生活實際中選取類似的事例;還可以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并提出改進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要不斷思考,把自己隨時想到的這些有益的想法記下來,放入自己的“我的奇思異想”或“我的小發明”的成長袋中,為開展口語交際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