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課文矛和盾的集合 計劃學時2課時 教學總目標 1、 2、 3、 認識并會寫“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確讀“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項 目內 容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 教學難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引入]1、 出示矛與盾的圖片,請問小朋友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板書“矛”與“盾”2、說說曾經看到過“矛”與“盾”嗎?你知道它們兩者誰是“自我保護”的,誰又是“進攻別人的”?你喜歡哪一個?并借此機會把學生分為“矛隊”和“盾隊”3、那將兩者集合將會是怎么樣的一種武器呢?板書“集合”。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課題。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請同學們按以下要求自己輕聲自由讀課文。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下你認為好的詞語。b、給課文自然段標上序號。c、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2、反饋,請同學們來開開小火車。出示生字、詞。a、開火車讀一讀。并相機解決難讀生字。易錯生字。b、鞏固新詞。(想讀一遍生詞的小朋友老師加一顆紅五星,能用其中的生詞來說一句話的同學則加二顆紅五星。) 3、讓我們把生字詞送回課文自由輕聲再讀讀課文。來分段讀一讀課文,“矛隊”讀的話“盾隊”來評一評。 4、現在我們來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中有一句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你找到了嗎? 三、了解課文大意,初步理解“合二為一”。1、哪一個句子寫出了矛進攻的威力大?教學第二自然段第一句:“難以招架”是什么意思?用動作理解“雨點般刺來”“左抵右擋”。指導朗讀。2、這個時候,發明家產生了一個想法?指讀。出示:“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指導朗讀:短短兩句話都用了感嘆號,第一個“!”是什么感情?第二個“!”是什么感情? 3、這樣的盾很安全,安全之余又有困惑了,文中是怎樣說的?自由讀。齊讀。 4、鐵屋子雖然能保護自己,但是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或烏龜。忽然發明家又有了新想法,是什么?自由讀第四自然段。出示:鐵屋子和矛這樣的鐵屋子能去攻打敵人嗎?出示:坦克隨機理解“履帶”找找坦克的“矛”和“盾”。師介紹坦克:坦克的底部裝有履帶,能行走在泥地、溝渠等特殊的地面上,作戰時人可以躲在堅固的鐵屋子里,很難受攻擊,又裝有炮口,能隨時攻擊對方,由于它進退自如,攻守靈活,一上戰場就發揮了巨大作用,名震天下。所以說它是矛和盾的( )?是把矛的( )和盾的( )合二為一?坦克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是怎樣大顯神威的呢學生接讀第五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