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對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讓我們也來舉例說說吧。看看矛隊和盾隊哪個隊說得更好。最后總結矛隊的優點和盾隊的優點。四、總結升華同學們我們今天這堂課知道了坦克把矛和盾的長處集于一身之后成為了勝利者。就像我們的矛隊和盾隊今天合作得很好解決了課文中所有的難題,成為了學習的勝利者。 學生認識“矛”與“盾”。并書寫“矛”與“盾” 說說自己對這兩種武器的初步印象。 齊讀課題。并書寫“集”。 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并能盡量自主認識生字,讀通句子,并能劃出自己喜歡的詞語。 能正確標上自然段序號。 學生開火車讀生字、詞,對與中上的同學則是要求能用其中的生詞來說一句話。 學生在學習運用了生字詞后再把生字詞送回課文,自己輕聲讀讀課文,再分段反饋讀課文。“矛隊”與“盾隊”都要發揮自己的作用,互相評價,培養學生的聆聽習慣。 思考問題的同時學生其實又再一次瀏覽了一 遍課文,在瀏覽后的基礎上,讓學生來說說課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現在你就是發明家,表演,隨機理解“如雨點般”“ 左抵右擋” “難以招架” 學生通過抓住感嘆號來理解語句和發明家的想法,來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 學生自讀、思考后,交流自己的發現,再帶著自己的理解齊讀。 學生接讀第四自然段: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 學生接讀: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學生理解是把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衛合二為一。即矛和盾的集合。 1961年德國兵頭一次見到這個龐然大物,嚇的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學生自由討論并舉例 板書設計:矛 盾 坦克 優點 :進攻 自衛 合二為一 出示圖片,認識“矛”與“盾”拉近學生與古代兵器的距離,為學習“矛”、“盾”二字的音、形、義打下基礎,同時對矛和盾的優點有直觀的感知,為學生與文本的有效對話奠定基礎。把學生分成矛隊、盾隊,為互相學習埋下伏筆,為突破難點作好準備。) 教師出示自讀要求,能幫助學生明白學習任務,并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