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學生問“倒”了──《寓言兩則》教學隨筆
今天,上了第9課寓言兩則中《南轅北轍》,我感觸很深,為了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維空間,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在結束課文后,我讓學生質(zhì)疑:“學完課文后,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讓大家一起討論交流好嗎?”這一環(huán)節(jié),果然給他們注了一劑興奮劑,學生紛紛舉手,爭先恐后,提的問題還真不少:“為什么那個人硬要往北走?”
“為什么給這則寓言取名‘南轅北轍’?”
“他能走到楚國嗎?”
……
這么多的問題還真讓我一時難以解答,我讓學生一起討論解決,這樣,學生自由了,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七嘴八舌地說開了:
“可能是那個人認為楚國在北方吧。”
“那人家告訴他他為什么還要硬往北走?”
……
我發(fā)現(xiàn)幾個平時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同學,在爭論不休,面紅耳赤,看他們實在相持不下,我走下去,一位同學看見了,說:“老師,我認為那個人一定會到達楚國的,因為地球是圓的,我在書上看到過,所以他最后一定到達那個地方!”
不會!地球這么大,他的馬再好也會累,盤纏再多,也會花光。
“不這怎么走,都會碰到沙漠、大海、高山……他的馬怎么能過得去呢?更別說是繞地球一圈再到楚國了!”
“老師,你認為那個人最終會到達楚國嗎?”
好家伙,將了我一軍,我一時不知如何作答,愣了一下,為了不失師尊,我說:“我們倆說得都有道理,這個問題,就留待你們課后去查找資料,下節(jié)課咱們再來講。”答案很勉強,并不能使學生滿意。
一節(jié)課下來,我思緒萬千,想了很多,長期以來,我們老師都有一種思想:“師者,傳道解惑也。”“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可是今天,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有些學生見過的老師并不知道,加上目前課改革要求要把時間、空間交給學生,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重要新思考,重新定位自己:我們今天的教學已經(jīng)不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給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