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指名談體會,老師隨機用“不辭勞苦”“爭分奪妙”“廢寢忘食”等詞作小結,最后相機板書:自強]
(4)引導學生有層次地讀句子:
“在隊伍的第一排緊跟在隊長后面走著一名拄拐的男孩,看來,他肯定忘記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隊保持一致,目視右方,睜著大眼睛望著檢閱臺。”
師:原來他付出了非同一般的努力,難怪他走得這么好——[手指屏幕,齊讀一次]
師:這一幕幕,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萬的觀眾也看到了,盡管他被截肢了,但他是那么的自信自強,所以在國慶檢閱那天——[手指屏幕,再次齊讀]
(5)博萊克是如此的自強自信,所以成千上萬的觀眾說——“這個小伙子真棒!”
【設計意圖:本環節意在讓學生認識博萊克是一名殘疾人,但他卻在檢閱時表現得跟正常人一樣棒!引導學生說說透過鏡頭你仿佛看見了什么,意在填補課文空白,讓學生更深刻體會到“這個小伙子真棒!”】
三、走進兒童隊員,感受“這些小伙子真棒”
過渡語:如果說博萊克的自信堅強贏得了稱贊,那么兒童隊員們呢?他們手腳健全,走得好是應該的,為什么有觀眾糾正說“這些小伙子真棒”呢?讓我們返回檢閱前,看看小伙子們在贏得觀眾稱贊的背后曾發生過怎樣的事。
1.自由讀第2-9自然段,思考:兒童隊員在商量哪個問題?
2.小組交流討論:怎么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呢?
3.小組匯報。
4.你從那些語句中感受到大家的為難呢?
(1)“還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理解“棘手”。 說明很難辦。結合實際理解:開始老師以為來給三( )的孩子上課很棘手,現在同學們表現這么好,老師覺得跟大家一起學習非常愉快。)
(2)“俱樂部里立刻鴉雀無聲”。
提示:誰都不愿意說這件事。如果叫你抓住一個詞來說是哪個詞?
實際行動理解詞語:什么叫鴉雀無聲,讓我們合作制造鴉雀無聲的瞬間-----感覺到了嗎?
(3)你還從那些語句中感受到大家的為難呢?
5.相機出示句子,引導同學朗讀體會為難:
“勸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隊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隊伍中間?可是跟他怎么說呢?誰去跟他說呢?”
(1)老師范讀:是啊——“勸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隊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隊伍中間?可是跟他怎么說呢?誰去跟他說呢?”
(2)再創設情境指導學生個別讀,齊讀,體會兒童隊員們為難的心情:
a:游行檢閱時博萊克到底怎么辦?多為難啊。請你把兒童隊員的為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了,行嗎?
b:我們都為難了,手指生齊讀。
6.老師感受到大家的為難了,這樣,博萊克左腿截肢,很不適合參加這次檢閱,我們直接告訴他吧,相信他能理解,誰覺得自己能說會道,愿意承擔起勸慰博萊克的任務。找一個同學演博萊克。)
(1)組織學生進入角色勸慰博萊克不要參加檢閱,體會這樣做對博萊克的傷害。
(2)師走進博萊克扮演者,問:聽了這樣的勸告,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師給同學一個安慰的擁抱:不用傷心,伙伴們都那么愛你,這不是他們最后的決定,會有辦法的。)
6.體會隊長主意的妙處,感受全體隊員對博萊克的尊重與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