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鉆石》教學實錄
第二個疑點,環境的設置——一天夜里,一個小姑娘拿著水罐走出家門,為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為什么強調在夜里,而不是白天?為什么要強調母親生病?病人生病了,應該去找醫生啊,可小姑娘去找的是水。“小姑娘哪也找不到水,累得在草地上睡著了”,草木叢林都干枯了,怎么會有草地?
第三個疑點:小姑娘的形象。水罐里裝滿了水之后,小姑娘想喝,但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還不夠呢,就趕緊抱著水罐跑回家既然給媽媽還不夠,那么干嗎不繼續找夠了在回去?當母親說:“我反正就要死了,還是你自己喝吧。”小姑娘,并沒有去勸病重的母親喝水,也沒有把找到的水給母親喝,而是再也忍不住,正想湊上去喝。。。。。。
這些疑問的存在,應當說可以極大的拓寬學生的思維視野,還能激發一定的創作修改的欲望。
第四個解讀方向:
對比閱讀,更深刻的了解童話的文化內涵。七顆鉆石,是結局美好的童話,如果和賣火柴的小女孩或其他的童話對比,相信能發掘一些童話的新鮮內容。
童話中環境背景的設置、童話人物的命運的異同、童話人物形象的異同、作者情感的異同、童話中設置的一些烘托人事、童話中合理的故事情節和一些不合理的細節。
總之,童話的解讀應該著眼于“童”,哪些是兒童的氣息特征言行話語,哪些是童真的表現,哪些是童心童趣的表現。
這些童話中的“童心、童言、童趣”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