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木雕的少年教學案
一、教材簡析
《賣木雕的少年》是魯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作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和白天看到了一模一樣的只有拳頭大小的木雕小象墩,從這個故事中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非洲少年的美好心靈。
二、設計理念
1、以生為本:學生學習的主體,課堂上力求體現在教師引導下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的教學思想。
2、以讀為本:“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課堂上以讀為本,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學過程,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課堂上給每個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質疑問難。
3、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本課抓住兩個詞“遺憾”和“感動”引導學生讀書思考
三、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會認8個生字,寫16個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2、過程與方法:
抓住“少年”和“我”的對話言行通過討論交流、反復品讀感受人物心靈。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四、重點、難點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少年對中國人們的友誼,積累四字詞語。
五、教學準備:cai課件 師生課前查閱相關資料
六、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黑人少年對中國人們的友誼。積累四字詞語。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多媒體課件,欣賞一組非洲木雕藝術。
一、談話導課,激發興趣
1、師:課前我們看到的是一些非洲木雕的圖片,這些木雕大多出自民間藝人之手,造型怪異,表情刻畫生動,各國人民都樂于收藏。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
2、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
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那這課的生字詞都讀正確了嗎?
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叮囑 誠懇 掏錢 賓館 遺憾
栩栩如生 構思新奇
(1)指生認讀詞語 師強調讀準平翹舌音
(2)認識:“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a、這個瀑布的名字不好讀,誰再來讀一讀?(2—3人)
b、播放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圖片
c、師介紹瀑布:莫西奧圖尼亞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瀑布的景色非常壯觀,到哪里游覽的人也很多,今天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瀑布的腳下。
(3)積累四字詞語:讀“栩栩如生、構思新奇”,教師告訴學生,文中像這樣的四字詞語還有很多,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把它畫下來
2、整體感知課文:
字詞讀正確了,那這篇課文圍繞賣木雕的少年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課文想一想。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遺憾 感動
三、合作探究 品讀 “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