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恐龍
神秘:高深莫測。使琢磨不透的。本課是指恐龍的突然消失,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奧秘是一個不解之迷。
鋒利:本課形容霸王龍的牙齒非常尖銳,很容易刺入別的動物。
消失:逐漸地減少以至沒有。
龐然大物:外表上龐大的東西。本課形容雷龍的形體很大。
望而生畏:畏,害怕。看到了就害怕。
展翅高飛:張開翅膀高高地飛翔。
齊讀詞語。
(三)再讀課文,理順句意
1、各自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各個自然段。
3、齊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恐龍的什么?
四、講讀第一段。
1、我們知道恐龍這種神奇的動物已經滅絕了,你們想知道恐龍出現在什么時候嗎?當時它們的生活環境又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第一段。
學生讀第一段。
2、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3、百聞不如一見,我們一起去看看。(錄像)
恐龍世界充滿了神奇和奧秘,下節課我們接著學習。
五、作業布置
1、抄寫詞語
2、組詞
億( ) 迷( ) 峰( )
憶( ) 謎( ) 鋒( )
型( ) 漫( ) 篇( )
形( ) 慢( ) 遍( )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恐龍的類型及外形特點。
2、完成“恐龍自述”,要求用第一人稱作自我介紹,把“自己”的特點說清楚。
二、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較、列數據等說明事物的方法。領悟課文是怎樣把恐龍的特點寫具體的。
二、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讀題,看錄像導入新課。
(錄像)大約在兩億年以前,在地球上,到處是恐龍的身影,它們的足跡遍及整個世界。恐龍到底有多少種呢?又各有什么特點呢?上節課同學們的這些疑問,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課文具體介紹了哪幾種恐龍,在恐龍的名稱下面畫上橫線。
2、反饋,師問: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恐龍?
(貼畫:雷龍 梁龍 劍龍 三角龍)
3、再讀課文。
師:同學們讀書真仔細,那么這些恐龍的形態各有十么特點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4、學習恐龍特點。
(1)教學雷龍。
a、書中是怎樣寫雷龍的?
b、(示圖雷龍和句子)放聲讀讀句子。讀了這句話你覺得雷龍的形態奇怪在哪兒?(大、重)
c、哪個詞最能概括雷龍的特點? (卡片:龐然人物)
d、你從哪兒看出雷龍是個龐然大物?
生:“它的身體比大頭大象還要重”
師:大象在我們同學的眼中是很大的動物,雷龍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真是個龐然大物,把雷龍和我們熟悉的大象相比較,這種說明方法就叫——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