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放飛蜻蜓》課堂實錄
生:走獨木橋 溜旱冰
生:玩活力板 騎自行車
師:是呀,只有保持平衡,才能穩(wěn)穩(wěn)當當,玩得開開心心!
師:(點擊)蜻蜓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就是靠尾巴來保持平衡、調(diào)整方向的。尾巴的作用真大啊!
師:你能用朗讀讓大家看到這樣的尾巴?
生:
師:老師仿佛看到了蜻蜓在空中快樂地飛舞,這尾巴的作用可真大啊!
師: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真的是這樣嗎?
生:不會的,他只是在咬尾巴,并沒有吃尾巴。
(怎么知道的?我以前看過電視,電視上說的)
師:陶先生是聽別人說的,他自己也不敢肯定,所以,在這句話前加上了“據(jù)說” (變紅)。 陶先生就是這樣一個實事求是的人。其實呀, 蜻蜓爸爸咬自己的尾巴是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并沒有真的吃尾巴。
師:好,我們繼續(xù)交流,除了蜻蜓的尾巴,你們對蜻蜓還有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蜻蜓的眼睛……
師:你了解了蜻蜓的眼睛。
【三】“它的眼睛很大,結構很復雜,是由成千上萬的小眼睛構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師:誰來讀讀?
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蜻蜓的眼睛。你看到了一雙怎樣的眼睛?
生:我看到了一雙大眼睛。
師:它有一對特別發(fā)達的眼睛,幾乎占了頭的一半。你還看到了什么?
生:它的眼睛里有很多小黑點
師:那是成千上萬的小眼睛的。
關于蜻蜓的眼睛老師這兒還有一則小資料,我們來聽一聽!
蜻蜓有一對異常發(fā)達的大復眼,幾乎占了整個頭部的一半,蜻蜓是視力最好的昆蟲,它能清楚地看到9米以外活動狀態(tài)的昆蟲的各個部分,還能看見千米以外飛行的同類。
師:孩子們,你們覺得蜻蜓的眼睛,怎么樣?
生:
師:誰能把這雙神奇的眼睛讀出來的?
生1: 生2:
師(評價)1.真奇特啊!2.太神奇了,誰再來讀一讀?
4.這眼睛還不夠奇特。
師:瞧,這兒有個省略號。(變紅)這里的六個小點,包含了許許多多。想想看,陶先生和孩子們還會和談什么呢?可以結合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說說。
生1:蜻蜓的嘴里有一對堅硬有力的紫色大顎,它的腦袋可以任意轉動。
生2:蜻蜓有兩對薄薄的翅膀,休息時展開,平放在兩側。
生3:蜻蜓的飛行速度很快,最快的時候,每秒速度可達40米,這可以連續(xù)飛行一個小時不休息。
師:真的是太厲害了。
師:同學們課前收集的資料真不少啊!這也是學習語文的一個好方法!聽了陶先生的介紹,讓我們對蜻蜓有了更深的了解,它就像大自然中的一只小精靈,讓我們再把這段話連起來讀一讀!(出示10節(jié))
師:在這鄉(xiāng)村的田埂上,陶先生就這樣和幾個孩子親切地交談著,他把知識的種子播進了孩子們的心田。此時此刻,在你們的眼里,陶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呢?
生1: 生2: 生3:
師:(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師:陶先生面對翠貞這群孩子,講了蜻蜓的尾巴,講了蜻蜓的眼睛 ,講了許許多多,不厭其煩,從中又可以看出陶先生是個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