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次習作訓練 教學反思附優秀習作
教學反思
本次訓練要求用兩三個動物玩具編一個童話故事。這次習作難度不大,一則玩具是孩子至愛,天性喜歡,二則“兒童是都是天生的童話作家”(葉圣陶語)。
在上指導課時,我拿了三種玩具:絨毛兔、布灰狼、小瓷象,先讓同學們設計主要情節:兔在山坡上吃草,遇到狼,兔狂奔逃命,狼緊追不舍,到河邊,象在洗澡,救了兔,卷起狼拋淹死水中。然后我再啟發大家完善細節:兔怎么吃草,狼如何饑腸轆轆,發現兔如何喜出望外,兇相畢露,兔逃得怎樣上氣不接下氣,象與兔什么關系,緊急關頭,象怎么懲治壞蛋,救助弱小。
三年級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尚不很強,敘述時有邏輯不通、口齒不清、語序混亂、遣詞重復之處,我都一一指正,或由我復述原句,讓小家伙們仔細聽發言者句中失誤,請他們糾正,感覺效果不錯,每個同學都得到了鍛煉。
改完全班習作,高分者占四分之一。15篇佳作中,有的以思想意義見長,或用智慧挽救自己性命,教訓懲戒狡詐*惡之徒;或稱頌朋友之間真摯友情;或贊揚偉大無私的母愛。有的以情節生動取勝。有的以語言老辣、想象力豐富脫穎而出,可謂姹紫嫣紅,風格各異。
不過,僅有教育意義而內容空洞乏味是得不到高分的;反之,情節有趣,即便教育意義不明顯,反倒可以列入佳作范疇。因為這次習作訓練的目的之一,便是希望大家能把故事編得有意思一些。
當然,還有不少中下等水平的習作,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現在羅列如下:
1、結構機械。
習作開頭介紹動物姓名及相互關系,再編童話。小作者們不懂得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自然地穿插介紹故事幾個主要角色。
2、標題不妥帖。
《救人的快快》、《沒有人》、《好吃動物的動物》、《大戰之后成為朋友》……這些標題或冗長啰嗦,或不知所云,不說新穎,起碼達不到簡潔的要求。還有的標題與故事內容不相符,題目是《種樹》,怎么種的,文中卻只字不提。
3、情節要么枯燥無味,要么不合理。
有的習作通篇是對話;有的寫獅子和小狗打架,半天不分勝負;有的寫小貓向鯉魚請教種樹的方法。
朱磊寫的讓我哭笑不得:白兔遇見灰狼,說先不要吃我,咱倆比賽跑步,你贏了,我給你當點心。狼跑得慢,白兔趁機溜了,有這么善良傻帽的狼嗎?也許在朱磊的心里,白兔急中生智,應該贊揚的,可是他不知道,狼的陰險狡猾,不是浪得虛名的。
換個角度想想,孩子的心靈善良純粹,在一絲不染的童心世界,懲惡揚善有何不好?作為成年人的語文教師,成熟穩重是否也能看做世故圓滑?童話的創編難道一定要遵循世界的游戲規則?狼難道不能上兔的當嗎?朱磊的習作到底判什么等級?我思索著,也許拿到講評課上請同學們當裁判更合適吧。
附優秀習作
騙 局
作者:焦凝悅
一天,小老鼠碩碩在河邊散步,一邊尋找食物。突然,他發現了在河中心飄浮著幾顆玉米粒,流著口水想:“玉米可是我的最愛,如果我會游泳的話,就可以飽餐一頓了,哈哈哈。”
恰好鴨子楊楊在小河里游泳,碩碩大喊:“鴨大哥,你把我背到河中心去,我給你玉米吃!”楊楊答應了。
楊楊馱著碩碩到了河中心,碩碩用尾巴一勾,玉米粒漂了過來,他用手一撈,四顆玉米粒到手了。碩碩要楊楊把他背到岸邊,分給楊楊兩顆玉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