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的天空(課堂實錄)
課文分析:
《拉薩的天空》是一篇散文,主要描寫了拉薩天空的湛藍、透亮。全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段寫了拉薩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第二自然段寫了拉薩的天空在白云和草地的映照下越發純凈、明潔;第三自然段寫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第四自然段寫一年四季拉薩的天空總是藍晶晶的,也把布達拉襯托得更加雄偉、壯麗;第五自然段寫湛藍的天空像圣地拉薩的窗簾。課文語言優美,用詞準確、生動,比喻貼切。
教學重點:
在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湛藍”、“純凈”、“明潔”等詞語。通過語言體會出拉薩天空的湛藍、透亮,進而體會出拉薩天空的美麗。
(一)
師:這節課,我們接著第一節課的教學進程繼續學習《拉薩的天空》,看老師寫課題,猜一猜,顧老師為什么這樣寫板書。
師板書課題,“天空”藍色粉筆寫。
生:“天空”用不同顏色的筆寫,我猜這篇課文主要寫得就是天空。
師:你猜得有道理。
生:““拉薩”兩個字寫得比較大,我猜是為了突出“拉薩”的天空,而不是寫別的地方的天空。
生:“的”字寫得比較小,提醒我們要讀輕聲。
師:你讀一讀題目。
生讀題。
師:注意字體的顏色。
(適當的點撥給了學生觀察思考的方向。)
生:拉薩的天很藍,所以老師用藍色粉筆寫“天空”二字。
師:你真聰明。老師的板書都是有意圖的,大家以后要注意看。
(二)
師:拉薩的天空很藍,我們無錫的天空呢?
生:無錫的天空灰蒙蒙的,一眼望不到邊。
生:無錫的天空是淡藍色的。
師:40年前無錫的天空就跟拉薩的天空一樣,很藍,可現在卻變成這樣的了。而拉薩的天空卻是40年如一日,作者40年到拉薩十多次,拉薩的天空一直是這樣的藍,給作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接下來,我們跟著作者一起來細細品讀拉薩的天空。
(三)
*第一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指名朗讀。
師:你讀得很流暢,但不叫朗讀。
生動情再讀。
師:第一自然段中的關鍵詞是什么?
生:湛藍。
師:有不同的或補充的嗎?
生齊:透亮。
師:拉薩的天空湛藍透亮。“湛藍”是一種什么樣的顏色,顧老師沒看過,誰能告訴我。
生:“湛藍”就是很藍。
師: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湛藍這種顏色嗎?
生:后面的黑板底色就是湛藍的。
師:對,這種就是湛藍。
出示一組圖片:讓我們盡情欣賞拉薩的天空吧!(配樂欣賞一組天空的圖片)
師:讀一讀,讓我們聽出湛藍、透亮。
指名讀,齊讀。
師:作者光用“湛藍”、“透亮”形容拉薩的天空還覺得不夠,還打了個比方——
生齊:像藍寶石。
師:“藍寶石”什么樣子?
生:是非常藍,閃閃發光。
師:這是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在拉丁語中,藍寶石的意思就是折射天空的藍。咱們一起在來讀讀。
生齊讀。
師:誰能再說說,拉薩的天空湛藍、透亮,還好像:
拉薩的天空湛藍、透亮,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拉薩的天空,倒掛在天空的一汪湖水。
生:拉薩的天空,好像無邊的海洋。
生:拉薩的天空,好像清水洗過的藍綢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