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教子(國標蘇教版教案、實錄)
6、朗讀課文,要求讀通,結合正音。
7、用鋼筆描紅
“資”上面的“次”最后一筆是捺;下面的“貝”最后一筆是點。
“寵、籠”下面是“龍”,“∕”畫要穿過豎彎鉤的“豎”部)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這篇課文是怎么分段的?重點又是哪一段?(第二段)
今天,我們先共同學習第二段。
二、精讀訓練
1、第二自然段說“孟母思來想去,終于有了辦法”,在這一自然段里有沒有寫“辦法”呢?
(沒有寫具體的“辦法”,只是說“孟母興致勃勃帶著小孟軻去登山,同行的還有孟軻的外公公孫將軍”)
2、討論:這里為什么不寫?
(不寫,我們讀的人就會急于往下看個究竟,起到了吸引人閱讀的作用)
3、媽媽用的是什么辦法?請速讀第三至六自然段,用一句話說說“辦法”。
(孟母帶著孟軻看外公公孫將軍射箭)
4、外公箭法高明,可以用兩個成語來概括。大家默讀第四、五自然段以后一定能找到?
學生:百發百中 百步穿楊 (板書)
5、請讀一讀寫公孫將軍“百發百中”的話,找出兩個表明“百發百中”的詞語。
(外公慢條斯里地彎弓搭箭……無一逃脫。兩個詞語是“應聲倒地、無一逃脫”)
6、這兩個詞是什么意思?
7、請講一講“百步穿楊”的具體情況?
(1)各自輕聲讀第六自然段,練習復述。
(2)簡單地說:在一百步之外射箭,能射穿指定的楊樹的葉子。
(3)具體地說:(與課文內容同)
(4)指名講述
8、讀第七自然段,思考;
(1)這一夜,小孟軻為什么沒睡好?
(說明他想了很多:自己天資雖然比較聰穎,先生和長輩都喜歡我,但我不應沾沾自喜;外公的箭法高明,能百發百中、百步穿楊可不是一日之功,是平時刻苦練習的結果。我可要刻苦學習,不能驕傲自滿啊!母親讓我看外公射箭,用心良苦,是為了讓我從中受到教育,有所長進,我可不能辜負她的一片心啊!)
(2)“母親讓他明白了那么多道理”,你們想想具體有哪些?
(外公的箭法好,是刻苦練習的結果;與外公相比,差得太遠了。我可不能有了一點成績就驕傲自滿,要繼續前進,才會有出息)
9、如果要把第二段分為三層,該怎么分?
(第一層:第二、三自然段,寫帶小孟軻登山;第二層:第四、五自然段,寫看外公射箭;第三層:第六自然段,寫孟軻受到教育)
10、默讀第二段,學生質疑,教師答疑。
11、學習第一自然段,孟軻的母親怎么會想到帶孟軻去看外公射箭的?
讀課文回答,板書:沾沾自喜 憂心忡忡
12、孟母教子的效果怎樣?
(1)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板書:雨后春筍 蒸蒸日上
(2)說說這兩個成語的含義
三、作業
1、聯系課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成語的意思
沾沾自喜 憂心忡忡 百發百中 四面八方 興致勃勃 慢條斯理 百步穿楊 雨后春筍
2、熟讀文中寫“百發百中、百步穿楊”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