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習作一教案(第五冊)
分析了例文,《好阿姨》中幫助學生了解要將人寫的清楚具體,就要寫清人物動作、神態、語言(學生自己總結的)。講清楚事,要有一定的順序,可以是事情發展的順序。《假如我有一只神筆》,學生獲得的就是作文要有想像力,指云為馬,看水如玉,都是想像來的。
我告訴孩子們,作文不是今天才會寫的,以前我們寫的都是作文,今后我們積累更多、經歷更多、感受更多,我們的作文就會寫的更好。
學生興趣高漲,都想伸手試一試。這算是開了個好頭,有興趣就要保護,今后如何保護這種興趣,是我作文教學的關鍵。
習作一的第二課時,我用來給學生小組交流學習,并指導修改。宗旨: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講了托爾斯泰改小說的故事作為范例。修改入手的幾個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同學。2、添詞句。方法:小組討論,互提建議。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后的作文,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互評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學生學得饒有興趣。
教學設想:
這是三年級的第一堂作文課,也是學生生平經歷的第一堂作文課,所以顯得尤為重要。設想用兩堂課完成。
第一課時側重點兩個:
一、讓學生明白作文的宗旨:用自己的口說自己的事,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情。從三個方面入手,和學生討論了三個問題,1、作文材料從哪兒來?從每個人的生活中來,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皆為文,故生活中要注意對身邊事物的細致觀察。2、作文中好詞句哪來的?無字詞典與有字詞典中來,這就要*自己平時大量閱讀、細心觀察、用心積累。3、作文中的感情哪來的?心中所感,抒發胸意。總之要讓孩子們知道:作文不是今天才會寫的,以前我們寫的都是作文,今后我們積累更多、經歷更多、感受更多,我們的作文就會寫得更好。
二、依托例文,摹仿入手。分析例文《好阿姨》,一是要幫助學生了解要將人寫得清楚具體,就要寫清人物動作、神態、語言(讓學生自己總結)。二是要幫助學生懂得要講清楚一件事,就必須要有一定的順序,可以是事情發展的順序。分析例文《假如我有一只神筆》,讓學生獲得的就是作文要有想像力,指云為馬,看水如玉,都是想像來的。
第二課時側重點一個:讓學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教學時要有效地給學生小組交流學習的機會,并指導修改。以名家修改作品的小故事作為范例(如:托爾斯泰改小說的故事)激起學生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熱情。教會學生修改入手的幾個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同學。2、添詞句。方法:小組討論,互提建議。3、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后的作文,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4、互評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