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疑導學,自主探究——《“東方之珠”》一課的教學和思考
師:讀得多好啊!為什么香港的沙灘是如此迷人,香港的公園是如此著名,香港的街市是如此繁華?請同學們自由反復讀課文2~5自然段,自由選擇一個地方,用筆劃出表現這個地方美的詞語、句子,并在課文空白處寫上簡要的批注。選擇同一個地方的同學可自由合作,進行探究。
(生圈圈畫畫,評評議議,并寫批注。)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重視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其中評價綜合性學習的一個著眼點是在活動中的合作態度和參與程度,這一環節的設計要求學生全員參與,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優化學習。)
1、討論交流“迷人的沙灘”的學習結果。
師:誰來說說?
生:我從“浪平沙細”“陽光和煦”“漫步”“沐浴”“傾聽”“舒服”等詞語中體會到淺水灣的迷人和人們在淺水灣旅游、度假時,沙灘、海風、海浪給人帶來的舒服美好的感受。
(師板書: 淺水灣 浪平沙細 陽光和煦 漫步、沐浴、傾聽)
師:理解得好!你能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讀出它的美嗎?
(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師:讀得多好啊!同學們,拿起書,一起讀。
(生齊讀。)
繼續討論其他句子。方法基本同上。
……
(教師重視閱讀訓練,讓學生充分地讀,在理解后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 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討論交流“著名的公園”的學習結果。
師:作者又是如何介紹“著名的公園”的?在這一部分中,你最喜歡哪些句子?
生:我最喜歡“它們有的頂球,有的鉆圈,有的舉重,有的嬉水跳躍,游客不時被逗得開懷大笑。”這些句子。
師課件出示這一部分的錄象,抓住“頂球”“鉆圈”“舉重”“嬉水跳躍”等詞引導學生在看圖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具體理解“精彩”一詞的意思,感受人們在海洋劇場觀賞海豚、海獅表演的熱烈場面。
(憑借課件,發揮想象,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3、討論交流“繁華的街市”的學習結果。
師:香港街市的繁華又表現在哪里呢?
學生交流,結合交流出示課件理解“摩天大廈”“鱗次櫛比”“琳瑯滿目”“人流如潮”“燈的海洋”“閃光的長河”理解銅鑼灣的熱鬧和夜香港的繁華。課件再出示夜香港錄象,讓學生觀察想象美景,通過朗讀比較、理解“港灣里的燈光”和“馬路上的車燈”一是像五顏六色的焰火濺落人間,一是如同閃光的長河奔流不息,一靜一動,美麗極了,明亮極了。反復朗讀兩句比喻句“港灣里閃耀的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焰火濺落人間。”“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車燈,如同閃光的長河奔流不息。” 讀給同桌聽,讀給全班同學聽。 (進行比喻句的品味,扎實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師:大家交流了很多,讀得很好,現在,誰能當一回小老師,把板書補充完整。
學生主動參與到“板書設計”過程中,同時在組內交流、評議。
(傳統教學方法對學生信任不夠,對學生的潛力估計更是不足,占用了學生大量寶貴的自學常識實踐的機會和時間。在學生自主學習了3~5自然段后,教師讓學生參與到板書設計過程當中來,打破了學生對教師的依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培養了動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