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后記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60本課故事情節簡單,但為什么說纏足是個陋習,孫中山為什么深惡痛絕,學生難以理解。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我在第一課時時,花較多時間講了“纏足”一事,講了纏足的兩種類型:只纏不折的、折腳趾的,講了封建社會,婦女在社會、家庭沒有地位,只是“生孩子的機器”。學生認識到纏足對婦女的傷害至深。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就能理解孫中山的心情,也知道了母親的無奈。
在閱讀過程中,抓住文中的空白,引發聯想,學生從想象中有加深認識到纏足給姐姐的傷害。我讓學生進行了練筆:媽媽含著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后,母女兩的對話,注意人物神情;孫中山的心里會是怎樣的。學生練筆能突出重點,如寫姐姐是痛苦地哀求;媽媽是無奈的說。孫中山的痛心也符合當時人物心情。通過練筆,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