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兵教學設計
(3)朗讀體會。
2. 過渡:藏民們原來是如此害怕軍隊,可是后來又稱紅軍是菩薩兵,藏民們的態度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 “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可以從什么地方看出來?
二、品味人物語言,感悟人物品格
1. 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用“——”劃出來,讀一讀。
(1)個體學習。
(2)小組交流、討論,說說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2.集體交流
△“這么多天了,藏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1)交流,你從什么地方可以感受到朱德總司令的菩薩心腸?
(朱總司令急:長時間待在深山里,吃住條件惡劣,擔心藏胞受不了)
抓住“這么”、“還在”、“怎么……呢”體會朱總司令的著急和擔心。
從“得想……呀”體會朱總司令對藏胞的無比關切。(板書:關心)
(2)指導朗讀。
體會朱德對藏胞疾苦的關切之情。
△“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現在已經是春耕的時候了,節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
(1)“怨不得”:體會朱總司令對藏胞深深的體諒。
(朱總司令急:節氣不饒人,怕耽誤了藏胞的春耕)(板書:理解)
(2)朗讀體會朱總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關心藏胞疾苦的愛民情感。
△“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1)指名交流體會,理解“盡心盡力“,并練習造句。
(2)引導理解含義:
表面上講春耕,實質上是讓紅軍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們知道,紅軍是一心為民的。(板書:幫助)
(3)指導朗讀。
△抓住“熱火朝天”體會士兵的愛民之心。
△等到藏族同胞回來時,他們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呢?
干干凈凈 平平展展 (進行詞語訓練)
3.引讀:——全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4.學到這兒,你能夠說一說為什么藏胞會說出“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板書:感激)
學生交流。
5.再次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句話。
三、研讀文本人物,品味真情告白
1.引導學生聯系故事的內容,交流自己的所悟。
2.教師對學生所悟點點滴滴進行梳理,得出一個結論:紅軍的一言一行,實際是一種愛,是紅軍對藏胞的軍民之愛。
3.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的朗讀1—7小節。特別讀好朱德總司令三句暖人心的話。
4.課文讀到現在請大家再來談談藏胞們為什么把紅軍稱為“菩薩兵”?
(是因為他們發現紅軍與反動軍隊有著本質的區別,紅軍為他們耕種土地、打掃院子,對他們像親人一樣,所以他們發自內心地感激紅軍,稱紅軍是“菩薩兵”。這樣一來就呼應了開頭學生提出的問題。)
四、看圖寫話,訓練遷移
1.請學生看p42的插圖。
2.看圖上有哪些人物?誰是主要人物?通過觀察他們的表情、動作揣摩他們在想什么?在說什么?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思考。
3.指名學生交流。
4.出示訓練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