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教案、說課稿、反思
3、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使狼成了“功臣”,而鹿卻成了“禍首”呢?就讓我們一起到狼和鹿曾經生活過的凱巴伯森林尋找答案。
二、研讀課文(感受森林變化)
1、輕聲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把描寫森林的句子用直線畫下來,再讀一讀。
2、指名讀:“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出示句子
師:“生機勃勃”什么意思?由“生機勃勃”,你想到了哪些景象?
該怎樣讀好這句話呢?指名試讀,評價,齊讀。
3、出示圖片。這是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經過25年后,凱巴伯森林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快速瀏覽課文,找到再次描寫凱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
4、指名讀:“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出示句子、圖片
讀著這句話,看著這幅圖,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吧!指名讀,齊讀。
三、深入探究(感受狼與鹿的變化)
(一)狼的變化
1、是呀,同一座森林,25年間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讀讀課文,找到原因。
點撥:原來,狼被大量捕殺是森林前后變化的導火線。為什么要捕殺狼呢?誰能用書中的話回答?指名說。
2、這里說狼對鹿下毒手,進行暗算,想想看,狼會對鹿下怎樣的毒手,進行怎樣的暗算?和你以前讀過的那些故事、材料聯系起來。
3、狼對人們喜愛的鹿下毒手,進行暗算,人們會說什么?
4、當地居民是怎樣捕殺狼的?放聲讀讀第二小節,看看從這段文字里,你能讀懂什么?交流:捕殺數量之多情景殘忍。
5、狼一只跟著一只,哀嚎著倒在血泊中,這是一個怎樣的場面?
6、鹿是一起倒下去的嗎?一只一只,用了25年。誰能再讀讀這段話,把剛才的悲慘的、凄慘的、血腥的場面讀出來,還有那么長的時間,要讀好。
(二)鹿的變化
1、狼被殺掉了,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當地居民,你會說什么了呢?正如當地居民所想的一樣,這一片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自由王國)自由王國還可以說成(自由世界、自由天堂)出示句子
2、鹿沒有了狼這一后顧之憂,它們在這一王國里會怎樣的自由呢?(學生自由表達)
3、教師引導:是呀,沒有了后顧之憂,他們餓了可以……渴了可以……累了可以……困了可以……
教師小結:總之,在這一自由王國里,它們可以自由地散步,可以安心地睡覺,可以毫無約束地生兒育女。
4、于是,鹿的總數一下子就超過了十萬只。出示:很快,鹿的總數就超過了十萬只。25年前,鹿還只有四千多只,現在一下子猛增到十萬只,是當年的25倍。想象一下,這時候你放眼遠眺,凱巴伯森林是什么?再放眼遠眺,你看到的還是什么?還是鹿,密密麻麻的鹿呀,讓我們看看這個景象吧!(出示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