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木雕的少年
一、教學設計學科名稱《賣木雕的少年》(小學語文三年級)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思想表現良好,在學習方面,大部分同學很認真,只有個別學生自制力較差,缺乏學習自覺性;班中學生基礎良莠不齊,學生成績參差不齊。要想提高本班復習效果,針對上述情況,必須夯實基礎,以本為本,加強語文“雙基”能力的培養,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加深理解、加深認識,力爭從感性認識上升至理性認識的高度,進一步激發其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樹立學好語文的信心,力爭使全班同學的語文成績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靈。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也襯托了賣木雕的少年美麗的心靈。本課敘述詳略得當,作者對美麗的大瀑布風光一帶而過,而是圍繞課文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棄買木雕、送木雕等內容上。課文還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要注意讓學生積累并學會使用。
四、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2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繼而讓學生感受愛是相互的,正因為中國人民對非洲人民的愛,讓非洲少年把我們當朋友。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3、積累一些四字詞組.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買木雕的少年圖像)還記得這名少年嗎?說說你對他的了解。(他是非洲少年,而我是——中國游客)。相機板書:非洲中國
我和他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7課<賣木雕的少年>。(板書課題)
二感受瀑布和木雕的美
1、在我去非洲南部之前,朋友對我的叮囑是什么?
(一定要游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為什么要游?書上是這怎么說的,讀一讀
相機板書: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十分壯觀清晰可辨
2、非洲的維多利亞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高120米,寬達1800米,在非洲贊比亞與津巴布韋的接壤處,瀑布落下時聲如雷鳴,所以,當地居民稱之為“莫西奧圖尼亞”,意思是說“雷霆翻滾的云霧”。請看:(課件投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照片并播放瀑布的聲音)
3、假設你就站在了大瀑布腳下,欣賞著這雄偉壯觀的景象,你最想說什么?現在就讓我們敞開心胸,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吧!
4、除了游覽大瀑布,朋友還叮囑我什么?(買一兩件木雕工藝品)
木雕是非洲古老的藝術形式,因多數民族都沒有文字,所以許多古老的神話都是靠木雕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這些木雕大多出自民間藝人之手,造型怪異,表情刻畫生動,又被稱為“非洲式照片”,各國人民都樂于收藏。
下面就讓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走進出售木雕工藝品的攤點,出示課件。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的呢?自由讀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木雕的句子以及你認為寫得好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