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狼和鹿》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復述課文。
2.采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及想象的能力。
3.通過誦讀,突出三組對比,從人們刻意殺狼護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非常重要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三組對比,指導學生朗讀、想象,體會人們刻意殺狼護鹿的行為反而給森林帶來了災難。
難點:體會自然界中各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懂得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學生: 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揭題設疑。
1、同學們,我們先玩個游戲好嗎?老師說出形容詞,請你判斷是狼還是鹿?(舉手搶答)
準備:
可愛的—— 兇殘的—— 活潑的——
貪婪的—— 美麗的——
(板書) 功臣—— 禍首——
同學們把“可愛”、“活潑”、“美麗”送給了鹿,把“貪婪”、“兇殘”送給了狼,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狼和鹿》(齊讀課題),通過學習,你們或許會有新的認識。
設計意圖:游戲引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更好地調動學生思維和學習積極性。同時在學生原有認知的基礎上引發進一步的思考。
2、你知道“功臣”是什么意思嗎?“禍首”呢?
(“功臣”指有特殊功勞的人;“禍首”指引起禍害的主要人物。)
3、請同學們輕輕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找到課文中有“功臣”和“禍首”這兩個詞語的句子,用“ ”劃下來。
指答
出示句子:
●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請同學們輕輕讀讀這兩句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為什么說兇殘、貪婪的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活潑可愛的鹿卻成了“禍首”呢?)
過渡:是啊,到底是為什么呢?還是讓我們從《狼和鹿》的故事中去尋找答案吧!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找到文中“功臣”和“禍首”所在的兩句話,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學生在質疑中引發思考,真正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二、品讀課文,突顯矛盾。
(一)森林的變化。
1、首先讓我們走進故事發生的地點——凱巴伯森林。(出示圖):
看,這就是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你覺得那時的凱巴伯森林是什么樣的?(綠樹成陰、枝繁葉茂、一片蔥綠、生機勃勃、郁郁蔥蔥)
2、課文是怎樣來描寫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呢?請同學們先輕聲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再把直接描寫森林的句子用“ ”畫下來,再讀一讀。
(指答)
出示句子:
●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