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狼和鹿》教學設計
生交流
2、這里真正的功臣是誰? (老農)
師:人既可以成為功臣,又可以成為禍首,所以人要善待動物、善待植物、善待整個自然,其實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3、學了狼和鹿的故事,聽了蛇與莊稼的故事,你一定有話要說吧,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寫在課后練習題5的下面,能寫幾句就寫幾句。
交流
4、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有關生態平衡的資料,制成“讀書小卡片”,作為下期班級軟體黑板的主題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這一過程讓學生認真聽,認真思考,試著說一說,在此基礎上把想法寫一寫,這樣把聽想說寫聯系在一起,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更能體現學生深入體會文本主旨所產生的情感共鳴。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課后搜集有關生態平衡的資料,實現了知識的延伸,也鍛煉了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板書設計:
狼 和 鹿
“功臣” “禍首”
△
保護生態平衡
設計依據: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基于此,我在設計教學時,以讀為主線,在讀中激情,讀中想象,讀中悟理。另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探究、想象、感悟。
前端分析:
1、背景分析:
在五嚴背景下,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如何使課堂成為有效的課堂,必須在完善教學設計上下功夫。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學設計與一般的教學設計區分之一就是要關注學生學的有效性,學生有效學習就是學生的思維投入到學習中去,產生情感共鳴。
2、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關于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愿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后果。
全文共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狼鹿共存,狼總在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第二自然段寫當地居民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第三自然段寫災難逐漸降臨到凱巴伯森林這片鹿的王國。第四自然段寫人們做夢也沒想到,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課文層次清楚,寓自然科學知識于生動的故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認知活動。故事真實,說服力強,通過形象的描述、具體的數據,向人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3、學情分析:
經過接近三年的學習積累,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有了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對文本進行品讀、感悟,并能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簡單地表達自己的體會。部分學生思維活躍,想象豐富,但大部分學生仍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