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狼和鹿(精選17篇)

狼和鹿

發布時間:2022-12-06

狼和鹿(精選17篇)

狼和鹿 篇1

  一、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我們先玩個游戲。我請四組同學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依次為(板書:狼、鹿、森林、人類),記住自己的角色了嗎?好,下面聽好了,老師叫到誰,就立即站起來,比比哪組反應快!狼!人類!鹿!森林!

  2、師:同學們的表現都不錯,現在我要增加難度,我說一個詞,你自己判斷一下能否形容你所扮演的角色,若覺得行,請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可愛的——   可恨的——  可憐的——  貪婪的——  美麗的——  智慧的——  

  3、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閱讀這篇文章,讀出對狼、鹿、森林、人類的初步感受。

  2、交流閱讀感受,用一個詞把自己感受概括起來表達出來,可以從書中選,也可以自己想。

  3、學生交流,師生互動,生板書詞語

  生讀詞語 :    蔥綠   生機勃勃  枯黃  消退   蔓延

  美麗    活潑    貪婪    兇殘    繁殖

  (反思:學生寫詞語時間過長,可以通過卡片展示詞語,以節省時間。)

  4、學習第4節探索災難降臨的秘密

  (1)生齊讀第4節。(2)你知道了什么?(生交流) 

  ( 反思:第4節要多讀,學生對課文不熟,造成學生抓不住重點,因此要加強第四節的讀,要讓學生讀熟讀透。)        

  三、品讀課文,深化領悟

  1、媒體展示美麗的森林,動物奔跑跳躍的錄像片段,生交流感受。

  2、 生讀第一節,讀出想法     

  (反思:生看圖說更能感受到森林的生機勃勃,如能將前后森林的變化都展示出來學生更容易感受到那份沉重。)

  3、生潛心地默讀課文第2小節,再次與課文對話,讀出見解。

  (1)生交流

  (2)(出示①)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一個跟一個,哀嚎著倒在血泊中。(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

  (3)生讀讀出自己的想法

  4、輕聲讀第3小節,找出感觸最深的語句,劃下來,多讀幾遍

  (1)小組內交流一下,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出示②)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a   交流想法

  b  生讀出感受

  (3)出示③)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眾中游蕩。

  a   交流想法

  b  生讀出感受

  5、自由讀讀這三句話,你能用“因為……所以”把它們連成一句話

  6  教者闡明狼、鹿、森林和人類之間的關系

  7、讀到這兒,相信你們對狼、鹿、森林、人類,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課前,老師指定你們每組擔任不同角色,現在,你最想擔任哪個角色,你最想對誰說些什么?請大家靜靜地思考片刻。

  四、總結拓展,明白事理

  1 師:在我們身邊,你看到,聽到過哪些破壞生態平衡的行為呢?

  2播放關于破壞生態平衡的錄象

  3師:此時的你想說什么?今后又會怎么做呢?

  4師總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破壞生態平衡,那是人類在自掘墳墓,如果我們無視自然,人類就會自己走向滅亡,為了人類能永久居住在這個地球上,我們應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平衡吧!正所謂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讓我們來讀讀文章所蘊涵的道理吧!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樹木成陰,空氣清新。

  綠了大地,潤了人心。

  功在當代,造福子孫。

  山上樹木光,山下走泥漿。

  治山治水不栽樹,有土有水保不住。

  植樹造林鎮風沙,遍地都是好莊稼。

  返璞歸真,讓學生學會讀書

  楊美芹

  書,人人都會讀,而且形式多樣,有默讀、 大聲讀、  瀏覽等,可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讀書,那種讀出自己想法的讀才是真讀。因此在本次教學中我訓練的重點就是———  返璞歸真,讓學生學會讀書。

  本次教學我設計了四個環節

  一、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 

  三、品讀課文,深化領悟。

  四、總結拓展,明白事理

  第一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想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世界的興趣之火。”從學生喜歡的游戲入手,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生動、活潑、開放、富有個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快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第二三個環節的設計我注重的是學生的讀,學生的感悟。“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大學時的老師常常跟我們說的一句話。同樣一篇文章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積淀、文化底蘊、審美情趣及欣賞角度的不同,所領悟出來的想法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運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去讀,讀出對“狼、鹿、森林、人類”的感受。對課文的理解,我并不沒有刻意去追求準確地再現作者的思想,允許學生對文本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去體驗,去理解,允許有不同的感悟、體會和結論,肯定孩子們的感悟,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而我設計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讀書,讓他們明白真正的讀,是要讀出自己的想法,讀出自己的感悟的。

  第四個環節是感情升華部分,可是因為前面和學生扯得時間過多造成學習這個環節時時間不夠,因此省掉了一些重要的內容,只保留了最后一個環節,這也是我覺得最遺憾的地方。

  “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教學生讀書,不如教學生學會讀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才是語文教學的真正的魅力所在,這也是我此次教學最大的收獲。

狼和鹿 篇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2、閱讀課文,體會自然界中各種事物間的內在聯系,懂得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

  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激發學生保護生態平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兩個朋友,想不想一起來認識認識它們?(大屏幕出示“狼”的畫面)認識這位朋友嗎?說說你對它的了解。

  2、看來,“狼”這位朋友好像不受同學們的歡迎啊!接下來,再讓我們來認識另一位朋友吧。(大屏幕出示“鹿”的畫面)生自由發言。

  3、現在,老師把“狼”和“鹿”這兩種動物放在一起,你覺得它們中間可以加個什么字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呢?(板書:狼?鹿)(吃、抓、追、咬……)

  4、是啊,鹿是溫順可憐的,把它和兇猛可怕的狼放在一起,結局就可能使大家所想象的種種情景。

  假如老師在它們之間加上個“和”字,這會引起你的哪些思考呢?(紅筆板書“和”)

  5、咱們班的同學真是聰明,由“狼和鹿”這三個字引發了這么多的思考,那么在狼和鹿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故事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狼和鹿曾經生活過的凱巴伯森林。

  二、精讀課文

  1、(出示森林)這就是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書中有一句話描寫了此時的凱巴伯森林,能找到給我們讀一讀嗎?讀著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再讀這句話,讀出你的理解。

  2、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郁郁蔥蔥一片生機,經過25年后,凱巴伯森林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快速瀏覽課文,找到再次描寫凱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

  指名讀: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讀著這句話,你的眼前出現了哪些景象?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吧!指名讀,齊讀。

  三、深入探究

  (一)狼的變化

  1、是啊,同一座森林,25年間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認真讀課文,找原因。

  2、指名說原因。(狼被大量捕殺)

  3、原來,狼被大量捕殺是森林前后變化的導火線,為什么要捕殺狼呢?指名回答。

  4、當地居民是怎樣捕殺狼的?放聲讀第二小節,你讀懂了什么?

  指導朗讀

  5、鹿沒有了狼和其他天敵的威脅,凱巴伯森林一時間成了鹿的——自由王國,凱巴伯森林真的永遠成了人們心中鹿的自由王國了嗎?

  (二)鹿的變化

  1、指名讀第三小節。思考:狼被捕殺前后,鹿在數量上有哪些變化?(四千——十萬——八千)

  2、為什么在數量上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在文中劃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四、對照感悟

  1、狼一只跟著一只倒在血泊中。美麗的森林隨之被破壞,活潑可愛的鹿也陸續死去,留下一片蒼涼和慘淡,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悲劇!

  2、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罪魁禍首是誰?讀最后一段思考

  可惡的狼成了“功臣”:因為……

  可愛的鹿成了“禍首”:因為……

  這一切究竟是誰造成的?狼?鹿?還是?

  3、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出于保護鹿而出臺這一政策,大量捕殺狼,誰知事與愿違,痛心不已,事后羅斯福總統又下令在凱巴伯森林放回幾只狼。

  4、(出示天平)生物間有平衡關系,就像一架天平,一頭是狼,一頭是鹿,如果沒有外界干擾,他們始終保持平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態平衡。

  一旦某一方遭到人為的破壞,就像狼被無止盡的殺死,天平必將傾斜,必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狼和鹿》這篇課文就是一幕慘痛的悲劇,這無疑給人類敲響了“保護生態平衡”的警鐘。

  5、交流有關保護生態平衡的例子。

  制作一份以“保護生態平衡”為題的手抄報

  板書設計

  18  狼和鹿

  森林

  破壞             保護

  鹿                              狼

狼和鹿 篇3

  教材依據: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課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語言材料,展開想象,體會災難的嚴重及造成災難的原因。

  3、體會自然界中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懂得破壞生態平衡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增強保護生態平衡意識。

  教學重點:憑借語言材料,展開想象,體會災難的嚴重及造成災難的原因。

  教學難點:體會自然界中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懂得破壞生態平衡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增強保護生態平衡意識。

  教法選擇:本次教學活動通過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換,采用“悟讀組合式”的方法組織教學。                                              

  學法指導: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故本次教學活動采用自主、探究學習方式,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獨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建構新知。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引發閱讀預測。

  1、談話激趣: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兩位朋友,想不想一起認識他們?

  2、大屏幕出示“狼”的畫面,讓學生說說對狼的了解。

  3、大屏幕出示“鹿”的畫面,讓學生說說對鹿的了解。

  4、教師在狼、鹿之間加個“和”字,學生讀課題并猜測它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故事。(目的:引發閱讀預測,激發閱讀欲望。)

  二、自讀:深入閱讀切入點。

  1、自讀,整體感知課文。

  2、交流自讀后獲取的信息。(目的:深入閱讀切入點。通過初讀使得學生閱讀之前的預測和閱讀之后的結果產生巨大的反差,無形中深入了閱讀的切入點,從而為學生走進文中探究根源奠定了基石。)

  三、感悟:轉換角色,創造性體驗。

  1、細讀課文,讀出凱巴伯森林前后的不同,讀出鹿群前后的變化,并思索變化的原因。

  2、轉換角色,使學生創造性的體驗。

  課堂片段摘錄:

  師:狼自古以來就是兇殘的象征,人們都想誅之而后快,可奇怪的是當附近的居民大量捕殺狼以后,卻給森林帶來了巨大的生態災難,愛動腦筋的同學們,你們愿意當回小老師,告訴我到底為什么嗎?

  (學生一聽,高興極了,都想一展才華。)

  生1:狼吃鹿是為了維護鹿群的種群穩定,將鹿的總數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程度,使得森林不被鹿糟蹋的面目全非。

  生2:狼吃掉的多是病鹿,有效控制了疾病對鹿群的威脅。

  師:(贊許地說)哦,這么說來,狼既保護著鹿又保護著森林,真有意思!

  生3:(聽了老師的話,搶著說)生活中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如人們都討厭黃鼠狼,卻不知,黃鼠狼卻是田地小衛士,科學家曾對它進行食性測驗,發現它們是捕鼠能手,吃雞的概率只有0.04%。

  師 :哇,你懂的真多啊!我們真是錯怪黃鼠狼了!

  生4:其實,狼、鹿、森林之間的聯系,只是自然界一種奇妙的食物聯系,而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張巨大的生命之網。它們之間息息相關、存亡相依,其中任何一環被破壞,生態平衡即被打破。

  師:聽你們一說,我明白了。我們不能僅靠自身片面認識去判定動物的善惡益害,否則就會破壞生態平衡,最終受懲罰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可是,現在我們這里的人們還認識不到這點,怎么辦呢?

  生5:我們將這些知識制成手抄報,印發給人們,向他們宣傳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生6:給政府寫建議書。

  生7:寫倡議書。

  生8:把這個故事講給親朋好友聽,這樣一傳十,十傳百……

  師:(順勢引導)你們的方法可真棒,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們下去完成好嗎?

  生(齊):好!

  (通過角色轉換,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本課的難點問題也變得通俗易懂了,這就是“不教而教”的藝術。)

  四、語文實踐:向生活延伸。

  1、將《狼和鹿》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

  2、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向當地人民宣傳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設計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個性化的閱讀,在本節課的設計時主要體現了“轉換角色,使學生創造性地體驗”這一特色,即通過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將自己頭腦中存現的知識表達出來,并積極投入自己的體驗,獲得獨特的、有創意的感受。

  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關于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愿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中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后果。在課堂教學中我主要把握了以下幾點:

  1、導入,引發閱讀預測,深入閱讀切入點。

  本節課在導入新課時,讓學生對狼和鹿之間會發生什么故事進行了種種預測,而這些預測又都是情理之中的,可課文的故事卻是出乎情理之外的。這種情理之中的預測與情理之外的故事,會產生一個巨大的閱讀期待落差,使學生在閱讀之中產生很大的閱讀沖突,從而為引導學生走進文中探究根源奠定基石。

  2、轉換角色,使學生創造性地體驗。

  角色往往決定著人的思維、情感、語言和行動。在語文教學中,從“學生”到“學生”的固有角色,常常使學生陷于“被接受”、“被教育”的傳統模式和消極狀態中,必然影響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充分地、有創造地活動。在這一節課中,如果一味地靠教師的講解,就顯得枯燥無味,可通過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換,既拉近了師生距離,又省去了繁冗的問答與講解,學生積極投入自己的體驗,把自己頭腦中存現的知識表達出來。此時的教師不再是學生的教師,而是與學生平等存在于課堂之中的生命體,是學生式的教師;此時的學生不再是教師的學生,而是與教師平等存在于課堂之中的生命體,是教師式的學生。    

  3、體現了“語文外延就是生活外延”這一新理念。

  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通過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向當地人民宣傳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這一實踐性作業,使語文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使知識有機地轉化為能力,使課本內容的學習得到拓展,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狼和鹿 篇4

  一、基礎達標。

  1.根據拼音寫詞語。

  (1)夏天的田野一片cōnɡ lǜ     ,像一塊綠色的大地毯,一直鋪向遠方。

  (2)腹瀉和腸道chuán rǎn      病是夏季最主要的流行病,我們一定要注意預防。

  (3)現代人對動物的xiōnɡ cán      bǔ shā     ,對自然界的肆意破壞,是值得正視和反省的。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在擴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保護(    )     (    )的森林     (    )的微笑

  捕殺(    )     (    )的小鹿     (    )的朋友

  解除(    )     (    )的狼       (    )的目光

  (2)一字多音我來辨。

  dǎo              bó               màn      

  倒                   泊               蔓

  dào              pō                wàn      

  (3)把“鹿”和“狼”放在方框里組成成語。

  指      為馬         心狗肺        吞虎咽        死誰手        狽為奸

  (4)精彩連連看。

  嚴重地      繁殖             尋找      寧靜

  貪婪的      鹿               解除      森林

  活潑的      狼               打破      機會

  大量地      破壞             破壞      威脅

  二、能力挑戰。

  3.按順心把狼和鹿的關聯找一找。

  ①吃光食物        ②鹿群病死或餓死     ③鹿繁殖

  ④維護鹿群穩定    ⑤狼吃病鹿           ⑥鹿健康繁殖

  殺  狼         

  不殺狼

  4.閱讀下面的一段話,然后完成練習。

  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  )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會發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會被(  )得這么慘;同時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  )了傳染病對鹿群的(  )。而人們(  )要保護的鹿,(  )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  )森林,(  )自己的“禍首”。

  (1)在括號中填上恰當的詞語。

  (2)“功臣”指   ,它是功臣的原因是      。

  “禍首”指  ,它是禍首的原因是         。

  (3)這個故事告誡人們             。

  三、探究創新。

  5.課外實踐。

  你生活的地方有資源破壞的現象嗎?趕快走進大自然,用你的慧眼去發現吧,把你看到的真實地記錄下來,再想想該怎么辦。

  我生活的地方              被破壞

  經調查破壞的原因是:                                              

  作為新世紀的主人,你能為保護環境做點什么?結合自己周圍的實際寫一寫。

  參考答案:

  基礎達標:

  1.蔥綠 傳染 捕殺  兇殘

  2.(1)動物 狼   警報  茂密  活潑  兇惡    甜蜜  善良   慈祥

  (2)倒流 倒水  停泊 湖泊  蔓延 綠蔓

  (3)鹿  狼  狼  鹿  狼

  (4)略

  能力挑戰:

  3.殺狼 ③ ① ②  不殺狼 ④⑤⑥

  4.(1)居然 糟蹋 解除 威脅 特意 一旦  破壞 毀滅

  (2)略

  (3)其實天地之間有桿稱。狼鹿共存,好比是一架天平。當有意殺狼保鹿,反而失去了平衡。

  探究創新:

  5.略

狼和鹿 篇5

  教材分析:

  本文通過人們捕殺兇狼、保護鹿群反而造成了森林饑荒、疾病流行的敘寫,揭示了必須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作者按照“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來結構全篇。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理解本課引號的作用。

  4、 通過誦讀,從人們肆意殺狼,貌似護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了解梗概。

  1、板書課題,問:當你們看到課題的時候,曾想到它會是一篇什么樣的文章呢?

  2、讀了文章之后,你知道它寫了什么?

  二、初讀指導

  1、標出自然段的序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想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1、 學習生字新詞。

  (1) 用“-------”標出要求學會的生字詞,用“——”標出要求會人的生字詞。

  (2) 認讀所有的生字詞。

  A、聯系上下文,自學理解詞語。

  B、討論:怎么樣抓住字的關鍵部件記字型?

  C、檢查詞義理解情況。

  二、 課堂作業 

  1、 各自輕聲讀課文。指名當眾讀,然后評議。

  2、 讀一讀詞語,再抄寫。

  3、 用鋼筆描紅。

  第二課時

  一聽寫

  二、 精讀訓練

  1、 各自輕聲讀課文第1----3自然段,每段的意思用一副畫來描繪。想一想;每幅畫上該畫些什么?怎么畫?為什么這么畫?

  第一幅: 樹: 挨挨擠擠 森林

  小鳥: 枝頭 唱歌

  鹿: 林間 嬉戲

  狼: 下毒手暗算

  第二幅: 狩獵隊: 不止一人舉槍

  槍口: 輕煙裊裊

  狼: 尸體血泊

  25年殺掉6000多只

  第三幅: 鹿: 活著的、死去的

  樹; 枯黃

  很快超過了10萬只

  到1992年,只剩下8000只病魔

  2、討論

  (1) 一百多年前,森林里的是什么情況?森林呢?

  (2) 后來,的情況發生了什么情況?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3) 結果,森林邊成了什么樣子?

  三、 流利地朗讀1—3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 復習

  1、 從一百多年以前到1942年,森林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2、 “森林從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國’”是什么意思?

  二、 繼續精讀訓練

  1課文第4自然段,聯系上下文,體會下列句子中加引號詞語的意思。

  (1) 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 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同時也是毀滅自己的“大壞蛋”。

  2、討論:

  (1) 什么是“功臣”?為什么講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 鹿怎么會成了“大壞蛋”的呢?

  3、小結:文中三處引號所引用的詞語都是要引起人們注意的。

  四、 由事明理

  學習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人們本想特意保護鹿,大量捕殺兇狼,結果鹿群大量繁殖,森林鬧饑荒,疾病流行,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大壞蛋”,說明必須保持生態平衡)

  五、 練習朗讀

  1、 各自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抑揚頓挫、輕重快慢。

  2、 指名當眾有感情地讀,讀后評議。

  六、 指導復述

  1、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著重了解文章層次。

  2、 討論各部分的要點。

  3、 恰當摘引文中的語句,利于復述。

  4、 復述訓練。

狼和鹿 篇6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課文,弄清狼,鹿,森林之間的密切聯系,受到環保教育。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我們昨天學習了《狼和鹿》(學生齊讀課題),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來繼續學習這一課。二、精讀課文,感悟內容。1、指名學生按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進行評價。過渡:剛才幾位同學朗讀的很不錯,尤其是描寫狼的句子語氣上表現出了對狼向鹿下毒手的行為的痛恨。凱巴伯當地的居民更是恨透了狼。你知道他們是怎么做的嗎?2、請同學們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當地居民是怎樣對待狼的?(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然后回答。)過渡:貪婪、兇殘的狼幾乎被人們殺光了,凱巴伯森林的鹿兒應該是快樂無比了,可事實真是這樣嗎?請同學們再次認真默讀課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小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后就會明了一切了。森林的樣子鹿的情況(數據)通過對比你明白了什么狼被殺前   狼被殺后  (1)默讀課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小組合作完成表格。(2)小組匯報交流表格的完成情況。(利用課件相機出示圖片)過渡:原來狼被殺以后鹿兒們并不快樂,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反常現象呢?其根源在哪里呢?請同學們到第四自然段尋找答案吧。3、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在能解釋以上反常現象的語句下面作上記號。(2)課件展示重點語句,探究學習。句子一: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功臣”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加上引號?為什么說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討論交流。句子二: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禍首”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也要加上引號?該怎樣理解這句話?討論交流并回答。過渡:原來是這么回事,看來呀,在凱巴伯森林里狼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動物。那么,凱巴伯森林,狼和鹿它們之間有什么密切的聯系呢?請看下面的示意圖:                          森林                        破           保            壞                     護                吃           鹿                            狼4、小結:(指著示意圖)這反映的是一種自然界存在的生態平衡,森林、狼、鹿它們三者是相互依存的,缺少哪一個其它的都無法生存。下面請幾位同學再講一講這個故事。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再來體會這個道理。5、指名學生講述故事內容。三、總結明理,拓展延伸 1、讀了這篇課文,你最想說什么?或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學生暢所欲言,領悟其中的道理。 2、小結: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了這個聯系就破壞了生態平衡,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所以我們要保持生態平衡。3、目前,人類對自然資源過度地開發利用,已經造成對大自然環境的污染,常常破壞了生態平衡,造成森林被毀、草原荒漠、水土流失,土地沙漠。4、你關注生活中不注意保持生態平衡的例子嗎?學生匯報收集的資料,有圖片、文字,也可以聯系實際生活談。

狼和鹿 篇7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這個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二、教學時間:兩教時

  三、課前準備:認真朗讀課文,結合科學課學過的相關知識,了解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找一些事例。

  第一教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師:你們認識狼和鹿嗎?你們更喜歡哪種動物?

  1、文章中狼和鹿是什么關系?如果消滅了人人討厭的狼后會怎么樣呢?

  2、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要求: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把語句讀通順。

  (2)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句子,選擇讀音

  (1)鹿群時刻要提(      )防狼的暗算。狼一個跟著一個哀嚎著倒(        )在血泊中。

  (2)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       )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2、出示生字詞蔥綠    捕殺    下毒手    繁殖    枯黃   災難    妖魔     威脅     傳染    悲慘特意    消退     居然     貪婪    狩獵青煙裊裊         哀嚎     蔓延    毀滅

  (1)各種方法練讀正音

  (2)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說說“下毒手”、“繁殖”等詞語的意思。(或由學生質疑后再集體交流)

  (3)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

  (4)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講述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愿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

  四、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一小節寫了什么?

  2、你能把相關的句子畫下來嗎?

  (學生邊讀邊畫)樹    挨挨擠擠    森林    小鳥    枝頭   歌唱     鹿   林間   嬉戲狼     下毒手   暗算 (教師可畫好樣子,學生圖色)

  3、學生作品展示,你為什么這樣畫?

  4、練讀,展現森林的美好。師:后來,凱巴伯森林有什么變化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五、復習生字詞,指導書寫

  六、課后作業

  1、完成習字冊

  2、朗讀課文,抄寫課文生字詞

  第二教時

  一、復習舊知

  1、出示生字詞

  蔥綠    枝頭    生機勃勃    歌唱枯黃    林間    生兒育女    嬉戲        森林    青煙裊裊    暗算

  (1)輕聲讀詞語

  (2)說說每組詞語有什么特點?(豎行)

  (3)填空(    )的森林      (    )地歌唱(    )的鹿        (    )地嬉戲(    )的狼        (    )地暗算

  2、齊讀第一小節,說說主要意思,畫面出示

  二、學習第二小節師:森林在狼被捕殺前后有什么不同?

  1、指讀第二小節

  2、前后的森林在顏色上有什么不同?把有關的句子劃出來。

  (1)狼被捕殺前,森林是蔥綠色的。

  (2)狼被捕殺后,森林變得枯黃了。

  (3)你能想象一下枯黃的森林是怎樣的情景呢?

  (4)能用一個詞概括一下這樣的情景嗎?(荒涼、蕭條)

  3、練讀句子(悲傷的語氣,出示相關的句子)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

  4、同一座森林,為什么會發生這樣大得變化呢?(輕聲讀2、3小節,繼續思考)

  5、學生討論后交流6、狼被捕殺前后,森林里的鹿有什么不同?

  (1)出示:( )的鹿在林間(              )。

  (2)理解: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王國。

  7、結合講解,完成板書狼               鹿         森林下毒手暗算          嬉戲        蔥綠25年殺掉6000多只  大量繁殖     饑荒                   死去6萬只                 只剩8000只病鹿

  8、齊讀第二、三小節

  師:狼被捕殺前后,森林和鹿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是什么原因呢?

  三、學習第四小節

  1、輕聲讀

  2、體會句子中加引號詞語的意思

  (1)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3、討論

  (1)什么是“功臣”?(有功之臣,對人民對事業有特殊貢獻的人)為什么說狼是鹿和森林的“功臣”?

  (2)“禍首”(引起災禍的人)鹿怎么會成為“禍首”呢?(人們大量捕殺狼,鹿過多地繁殖,破壞森林,毀壞自己。)

  4、小結:文中兩處引號所引用的詞語都是要引起人們注意的。

  5、齊讀第四小節四、由事明理學習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們必須認識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后果。)五、指導復述

  1、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的情況

  (2)人們捕殺狼

  (3)捕殺產生的惡果

  (4)得到的教訓

  2、討論各部分的要點

  3、恰當摘引文中語句,幫助復述

  4、同桌學生練習復述

  六、課后作業

  1、完成練習冊。

  2、找一找,生活中類似的例子,拓展知識面。

  閱讀指導《蛇與莊稼》

  一、師生談話,揭示學習內容師:《狼和鹿》的學習使我們認識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后果。

  1、學生交流課后收集到的其他例子

  2、今天再學習一篇相關的文章,揭示課題

  二、學生自學文章

  1、提出要求:(1)讀通文章,不理解的詞語劃出來

  (2)想一想,這篇文章與《狼和鹿》有什么相似之處?舉了哪些例子?

  (3)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啟發?2、學生小組學習,討論交流,派代表發言(同樣闡述了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有的存在簡單聯系,有的存在復雜聯系。)

  3、簡單聯系:(除文中以外,學生可以再舉些生活中知道的例子)下雨---地濕    太陽出來---東西曬干火----燒東西   水----滅火

  4、復雜聯系:例子1:蛇——田鼠——莊稼

  例子2:貓——田鼠——蜜蜂——苜蓿例子3:隨地吐痰——傳染病菌——許多人得病——肺結核病人痛苦呻吟5總結: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是復雜的,掌握他們的規律,看事情才能看得準,做事才能做得好。

狼和鹿 篇8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   學會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反而使鹿成了破壞森林,

  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自學課文,讀通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練習寫字,在田字格中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教具準備: 小黑板、圖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課文,了解故事大概,

  2、識寫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過程安排:

  一、 導入新課,了解故事大概內容

  1、談話:聽說有關狼的故事嗎?你覺得狼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是啊,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兇殘的動物,應該毫不留情地消滅。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狼和鹿》這篇課文,卻要告訴我們另外一種看法。)

  2、聽老師講故事。

  思考:課文寫了發生在凱巴伯森林的一個什么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3、學生聽后交流。

  二、 初讀指導

  1、   初讀課文,

  (1)給不認識的字注音。

  (2)聯系上下文,自學理解下列詞語:

  繁殖  捕殺  枯黃  下毒手  生機勃勃  慘

  (3)查字(詞)典,理解下列詞語意思。

  妖魔    威脅

  2、交流,學習生字新詞:

  (1)    指名讀詞語,說說詞語的意思。有疑問的互相討論,不能當堂解決的留到精讀課文時結合課文再解決。

  (2)    指名讀生字。

  (3)    自己記憶字形,在書上描紅。有疑難的互相提醒、幫助。

  3、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4、交流:

  (1)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生機勃勃,狼鹿共處,鹿常受到狼的威脅。

  (2)當地居民捕殺狼,25年中,共殺掉鹿的天敵6000多只。

  (3)災難降臨,森林鬧起饑荒,鹿的總數由10萬只減少到8000只。

  (4)人們總結了教訓:不該大量捕殺狼。

  相機板書:狼鹿共處  生機勃勃

  捕殺狼     饑荒

  不該大量殺狼

  三、            習第一段 

  1、小朋友,睜開眼吧,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凱巴伯森林,仔細的觀察,你們看到了什么?(看圖 1)(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話說出來)

  2、小朋友們,我們做游戲時是那樣的開心,無憂無慮,可是你知道這些鹿為什么一邊做著游戲,一邊東張西望,還向后看呢?它們怕什么呀?(生答)

  3、在你們的心目中,“狼”是什么形象?那么,狼看到鹿,會發生什么事?

  狼會吃什么樣的鹿呢?能用“但是或可是”把這兩段話連起來說一說嗎?

  4、看到這樣的情景,小朋友們,你們會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難的小鹿,你會想些什么?

  5、指導朗讀第一段。

  四、課堂練習

  1、課堂游戲: (見訓練題庫)

  2、寫字練習:《習字冊》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文中一些關鍵性的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這種聯系,將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過程安排:

  一、復習導入

  1.上一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第19課——(齊讀課題)。通過學習第一自然段,我們知道了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是怎樣的呢?

  2.生交流。

  師出示:

  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指名讀,齊讀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看來大家都十分喜歡這樣美好的森林。那25年后的凱巴伯森林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找到相應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

  2.學生交流。

  師出示: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指名讀。

  3.以前的森林一片蔥綠,而現在的森林變成了枯黃色,你能想象一下枯黃色的森林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嗎?

  4.學生交流

  5.是啊。多么荒涼,多么蕭條啊,森林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誰能把這句讀好?指名讀。

  6.男女生分讀這兩句話,感受凱巴伯森林前后發生的巨大變化。

  7.那么,到底是誰破壞了這美好的森林呢?(鹿)(板書:破壞森林)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請同學們找出有關的句子來讀一讀。指名讀。鹿在這個自由王國里會做些什么呢?生交流。

  8.是啊,它們太自由了,25年前的凱巴伯森林只有4000只鹿,而現在卻超過了十萬只。大約是原來的25倍。鹿在大量繁殖,而森林面積卻沒有變化,導致森林中鬧起了饑荒,可以吃的都被鹿吃光了,現在的森林就像——(引讀)

  9.不但如此,更大的災難降臨到了鹿群中,是什么呢?指名讀。是啊,它們受到了傳染病的威脅,大量的鹿都病死了。(板書:毀滅自己)

  10.25年前,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而25年后,

  (                      )的鹿在林間(                   )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同一座森林,25年間,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呢?(大量捕殺狼)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從這個自然段中體會到了什么?

  3.學生交流(捕殺的狼很多)

  4.你們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再讀讀課文,找到有關的句子好好的讀一讀。

  5.指名讀,齊讀。

  6.出示填空:

  凱巴伯森林原來生活著大約(    )只鹿,人們在25年間總共殺掉了(    )只狼和其他鹿的天敵(  )只,于是,鹿的總數超過了(   )只。而到了1942年,凱巴伯森林卻只剩下了(   )只病鹿,同時,森林也(   ) 。

  (1)         指名填空。(2)看了這些數據,你想說些什么?同桌討論。(3)師小結:這些數字多么有說服力,從這些數字背后,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了狼和鹿的數量變化,與森林的命運息息相關,這正是大自然神奇的食物鏈,一旦食物鏈被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也隨著打破。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當地居民為了保護活潑而美麗的鹿,大量捕殺狼,最終導致了這樣的惡果。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引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板書:“功臣”、“禍首”)

  2.“功臣”是什么意思?“禍首”呢?

  3.為什么兇惡的狼成了“功臣”,而活潑美麗的鹿卻成了“禍首”呢?請同學木們再讀課文,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一說原因。

  4.學生交流(板書:保護森林,吃掉病鹿)

  5.同學們看,這是一架天平(師畫天平)。這頭代表狼,另一頭代表鹿,狼只有吃掉一些鹿(師畫箭頭“吃”)才能制約鹿的過度繁殖,,使鹿的總數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程度,才能使這架天平保持平衡,使整個生態系統保持平衡,否則就會帶來巨大的生態災難。

  6.如果當地居民沒有大量捕殺狼,也不會讓鹿成為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所以,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誰?(人類)

  7. 請你在這塊警示牌上寫句話,勸告和警戒當地居民。課后收集類似的故事,下次綜合實踐課上交流。(小組交流)

  五、拓展

  1.其實,除了狼和鹿,世間萬物之間都存在著這種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平衡關系,你還知道哪些事物間也存在著這種平衡關系呢?

  2.同學們收集的資料可真不少,那你們從中明白了什么呢?(板書:保護生態平衡)

  3.沒錯,愛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課后,請同學們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人聽,讓他們也加入到保護生態平衡的隊伍中來,好嗎?

  板書:

  狼 和 鹿

  保護生態平衡

  保護森林 破壞森林

  吃掉病鹿 毀滅自己

  “功臣” “禍首”

狼和鹿 篇9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今天,老師想讓大家用自己的話來給我們描述一下我們非常熟悉的兩種動物的特點。(板書:狼)說說狼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帶“狼”字的成語,能說幾個嗎?(聲名狼藉、狼心狗肺、狼狽為*、狼吞虎咽……)(板書:鹿)鹿又給你怎樣的印象?

  2.可是,這篇課文的最后又怎么評價它們的呢?

  3.出示:(1)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4.讀讀這兩句話,明白加引號的詞嗎?這究竟是怎么回事?100百年間,同一座森林前后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閱讀課文的第一和第三小節)

  二、緊扣“變”,找根源。

  1.請你說說,課文中所描寫事物,前后哪些發生了變化?

  (狼變少,滅絕;鹿增多,又變少;森林,由蔥綠變得綠色消退,枯黃蔓延)

  2.森林的變化:

  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可是,隨著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灌木、小樹、嫩枝、樹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綠色植物,都被饑餓的鹿吃光了。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①你能說說森林前后顏色有什么不同?(狼被捕殺前,森林是蔥綠色的;狼被捕殺后,森林變成了枯黃色。)

  ②能想象一下蔥綠色和枯黃色的森林情景嗎?(地上是光禿禿的,草都被鹿吃光了。灌木在也沒有了,連樹皮都被饑餓的鹿吃光了。因為樹葉都被鹿吃光了,小鳥飛走了,再也不在這兒安家了。)

  ③是呀,以前生機勃勃的森林,現在呢?用個詞概括!(荒涼、蕭條……)

  ④這兩句話分別怎么讀?(第一句輕慢——美好的森林,”生機”、“蔥綠”重讀)(第二句悲傷語氣——荒涼的森林,“著火”、“枯黃”重讀)

  ⑤指名讀,男女生分角色讀

  3.鹿又有了變化:

  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

  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①狼被捕殺后,你們看到了怎樣的鹿在林間干什么?

  ②呆板而難看的鹿在林間無精打采地走著。

  骯臟而又笨拙的鹿在林間呻吟。

  4.質疑:

  為什么有如此多的變化?這變化的根源是什么?讀第二節找一找。

  (引讀第二小節:當地居民恨透了狼。他們組成了狩獵隊,到森林中捕殺狼。------生讀:槍聲打破破了大森林的寧靜。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一個跟著一個,哀嚎著倒在血泊中。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25年,狼與其它一些鹿的天敵,總共被殺掉六千多只。)

  三.學悟第四小節

  1.25年的槍聲改變了這一切。直到1942年,凱巴伯的人們也如夢初醒。他們明白了什么?

  (1)指名讀第4節。

  (2)交流:

  ①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居然”是什么意思?狼怎么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隨機板書:“功臣”)

  ②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為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禍首”什么意思?(板書:“禍首”)鹿怎么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真正的“禍首”是誰?

  4.綜觀全文,課文中哪些情形是凱巴伯人們或者是你根本沒想到的?用“居然”說說。

  五.明理

  1.面對被破壞的森林,覺醒的人們(包括我們)有什么話要說?

  2.其實天地之間有桿稱。狼鹿共存,好比是一架天平(隨機畫簡筆畫天平)。當有意殺狼保鹿,反而失去了平衡。

  3.生活中也有類似的例子,(《蛇與田鼠》、《狐貍和兔子》……)多多了解身邊破壞生態平衡的行為,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保護地球吧!

狼和鹿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誦讀,從人們肆意殺狼,貌似護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查找環保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插圖比較,顯示矛盾,感受森林的變化

  1、揭示課題《狼和鹿》,齊讀。

  2、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兩位主人公(板書:狼  鹿),請你說說對這兩種動物的印象。出示:貪婪 兇殘    活潑 美麗 (理解“兇殘”)

  3、狼和鹿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凱巴伯森林)

  4、讀悟森林之變化:

  (1)多媒體出示插圖,以充滿生機的綠色及荒蕪靜寂的黃色的反差引起視覺沖突。觀察后談談自己對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以及二十幾年后的凱巴伯森林的感受。

  (2)找出與圖匹配的相關文字并出示:

  ①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②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

  (3)指導朗讀:

  ①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進這片美麗的森林?(抓住關鍵詞“一片蔥綠、生機勃勃”等)

  ②指名讀,讀出憐惜之情。

  5、圖文對照,質疑:你現在最想知道什么?(凱巴伯森林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二、感悟文本,深入探究

  ☆數據比較,感受鹿的變化

  1、是呀,為什么同一座森林前后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呢?學生邊默讀邊思考。

  2、自悟交流,點撥,初步得出:

  狼被獵人殺死,鹿變多了,所需的食物也多了,森林中的植物被鹿吃光了,所以森林變成了這樣。

  3、理解殺狼動機,感受殺狼場面。

  (1)狼被大量捕殺是森林前后變化的導火線,人們為什么要捕殺狼呢?(理解“提防”)

  (2)出示第二自然段:放聲讀,完成說話訓練:狩獵人來到了凱巴伯森林,開始大量捕殺狼。聽——                   ;看——                   。

  (理解“寧靜、青煙裊裊”,感受人們對狼的殺戮,場面的凄慘)

  4、再讀課文,小組合作完成表格,了解鹿的數量、情況變化:

  鹿的數量 鹿的情況 通過對比你明白了什么

  狼被殺前   

  狼被殺后   

  (1)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全班交流。

  出示:四千只   活潑美麗

  十萬只   鹿的王國

  四萬只   饑餓疾病

  八千只   病鹿

  (2)教師小結:狼的數量在急劇變化,鹿群生活狀況也在發生著變化。當凱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國,鹿群在這里大量繁殖時,饑餓和疾病就纏上了鹿群。

  (3)出示句子: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讀讀這段話,哪句話給你留下深刻印象?(體會比喻句的作用,感受鹿的痛苦:每天都有鹿在接二連三地倒下,剩下的也奄奄一息。)你眼前出現了怎樣一幅景象?

  ☆理清狼、鹿與森林的關系,感受狼鹿角色的異位

  1、狼一只只倒在血泊中,美麗的森林受到破壞,活潑美麗的鹿也陸續死去,留下一片蒼涼和凄慘。而此時,貪婪而兇殘的狼以及活潑而美麗的鹿,它們的角色發生了怎樣戲劇般的變化?(狼——功臣,鹿——禍首。理解“功臣、禍首”)

  2、出示第四自然段,用因果句式進行說話訓練:

  (1)貪婪而兇殘的狼成了“功臣”,因為                                          

  (2)活潑而美麗的鹿成了“禍首”,因為                                          

  3、對于誰是禍首,你還有什么高見?(人類才是真正的禍首)

  4、再次出示第二自然段,感情朗讀。(感受由于人類的無知而做的蠢事)

  三、總結明理,升華感悟

  1、狼、鹿、森林、人類都是這個故事中的角色,學完課文,你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老師請你們小組合作,擔任不同角色。你最想擔任哪個角色,你最想對誰說些什么?

  (1)小組合作,進行角色對話訓練。

  (2)展示合作成果。

  2、出示天平,師總結:生物間有平衡關系,就像一個天平,一頭是狼,一頭是鹿,如果沒有外界的干擾,它們始終保持平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態平衡。但一旦某一方遭到人為的破壞,天平必將傾斜,也必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所以“保護生態平衡”的警鐘應該時常敲響。(板書:吃    保護生態平衡)

  板書設計:

  狼                      鹿

  保護生態平衡

  教學效果反饋:

  教學中我緊扣三組對比:森林狀態的變化,鹿群數量、情況的變化以及狼鹿角色的異位。以此為突破,巧設銜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這些對比的內在原由及聯系。比如,在感受“森林變化”時,通過兩幅插圖,使真實的畫面再現,圖、文的鮮明對比給了學生強烈的沖擊。看得出,同學們的內心深處被觸動了。他們的朗讀聲中流露出了對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喜愛,還有對二十幾年后荒涼的凱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又如,在感受“鹿群變化”這一板塊中,我請學生合作完成表格,找出文中關于鹿的數量、情況變化的數字及語句,思考并交流,使鹿群的變化一目了然,也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災難的嚴重。

  層層剝筍似的探究,使學生充分領悟了文章的難點:稱狼為“功臣”,稱鹿為“禍首”的原因,并進而明白文章所蘊涵的道理。

狼和鹿 篇11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關于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捕殺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愿違,鹿大量的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后果。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詞語,領會課文內容。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事物之間存在著互相制約、互相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 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護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2. 能根據需要從課文中有效地提取信息,并在實踐中運用所搜集的信息。

  教學準備: 課件一套.搜集有關生態平衡的信息.

  教學過程:

  一、感受森林之美麗、狼之兇殘

  100多年以前,狼和鹿共同生活在美麗的凱巴伯森林,讓我們去看一看吧

  1.課件出示:凱巴伯森林。

  凱巴伯森林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播放美麗的凱巴伯森林和森林中狼兇殘地捕食鹿的錄像。

  3、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1)學生自讀后按要求劃出描寫森林美麗的句子和描寫狼兇殘貪婪的句子。指名讀。交流。(2)師引讀,再度感受凱巴伯森林的美麗和狼的貪婪和兇殘。(3)述:小鳥歌唱,鹿群嬉戲,惡狼出沒,歡樂與危險同在,進攻與提防并存,凱巴伯森林真令人神往。

  二、文字比較,感受森林之變化

  1、25年后的凱巴伯森林又是怎樣的呢?課件出示25年后的凱巴伯森林。

  2、這樣的森林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請同學們交流

  3、指名回答。出示: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齊讀。現在你腦中的森林又是什么樣的?從哪些詞看出來的?看,這就是枯黃的森林。這樣的森林又給你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吧!指名讀,齊讀。

  4、同學們,看了這兩幅圖,讀了這兩句話。你現在最想知道什么呢?

  三、深入文本,領悟變化之原因

  短短的25年,凱巴伯森林卻發生了多么令人震驚的變化啊,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二節,找出原因

  2、指名說原因。原來,狼被大量捕殺是森林前后變化的導火線。為什么要捕殺狼呢?當地居民是怎樣捕殺狼的?讀讀第二小節,說說你是從哪里看出人們對狼十分憎惡、捕殺狼的數量之多的,情景之殘忍的。如果你能讀好這些詞,你就能讀好整段話

  3、請同學們放聲讀讀第二自然段

  4、指名讀。齊讀。

  四、對比精讀,感受變化之巨大

  1、狼和一些鹿的天敵被大量捕殺以后,鹿是不是生活的更好了呢?請同學們讀課文1、3兩節,分別找出表現感受鹿群數量、生活質量之變化的相關語句

  2、鹿群的數量發生了令人不可思議的變化,請同學們完成填空

  凱巴伯森林原來生活著大約        只鹿,人們在25年間總共殺掉了         只狼和其他鹿的天敵,于是,鹿的總數超過了          只。而到了1942年,凱巴伯森林卻只剩下了          只病鹿

  3、感受鹿生活質量的變化

  光是數量在變化嗎?生活狀況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1)引導學生再讀第一節: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鹿群雖然要時刻提防著狼,但生活中沒有饑餓、沒有疾病。

  (2)引導學生想像凱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國時,起初鹿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時間一久,饑餓和疾病就纏上了鹿群。

  5、師小結: 25年前的凱巴伯森林只有4000只鹿,而現在卻超過了十萬只。大約是原來的25倍。鹿在大量繁殖,而森林面積卻沒有變化,導致森林中鬧起了饑荒,可以吃的都被鹿吃光了,現在的森林就像——(引讀)

  6、不但如此,更大的災難降臨到了鹿群中,是什么呢?指名讀。是啊,它們受到了傳染病的威脅,大量的鹿都病死了。

  7、指導學生再次朗讀課文1、3兩節。

  五、揭示原因,解生態之平衡

  1、在人類的槍聲中,狼一只跟著一只倒在血泊中,美麗的森林隨之被破壞,活潑可愛的鹿也陸續死去,留下一片蒼涼和慘淡。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悲劇!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罪魁禍首是誰呢?

  2、小組討論,指名回答。

  3、出示句子: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4、可惡的狼怎么會成了“功臣”?可愛的鹿怎么倒成了“大壞蛋”了呢?讀讀課文的最后一小節,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說其中的原因。

  5、同學們看,這是一架天平,假如這頭代表狼,另一頭代表鹿,狼只有吃掉一些鹿,才能制約鹿的過度繁殖,將鹿的總數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程度,才能使這架天平保持平衡,使整個生態系統保持平衡,否則就會帶來巨大的生態災難。

  六、課外延伸,升華認識

  其實,除了狼和鹿,世間萬物之間都存在著這種互相制約,互相聯系的平衡關系,這種平衡關系一旦被破壞了,將會給我們的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1.教師補充一些材料,學生閱讀,交流感受

  (1)澳大利亞大量養牛后,牧草退化,牛糞成災,蠅蟲滋生,后來控制養牛量,引進以糞便為食物的蜣螂,牧場又青草茵茵,生機勃勃了。

  (2)當密密麻麻的蝗蟲瘋狂吞食莊稼時,得到人們愛護的海鷗從海上飛來,幫助人們消除了蝗災,讓莊稼能茁壯成長,百姓能安定地生活。

  3、總結:愛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宣傳生態平衡的知識,號召更多的人來保護環境,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狼和鹿 篇12

  作者:沈高明    發表時間:2004-4-28    閱讀次數:568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 學會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護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1. 小朋友們,今天讓我們一起唱著<<大風車>>這首歌到凱巴伯森林中去游玩一翻,好嗎?

  小朋友,<<大風車>>將開到凱巴伯森林中去,你們想不想到那兒去一飽眼福,看看美麗的大森林?

  2. 小朋友,睜開眼吧,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凱巴伯森林,仔細的觀察,你們看到了什么?(投影1 森林 鹿 小鳥)(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話說出來)

  小朋友們,我們做游戲時是那樣的開心,無憂無慮,可這些鹿為什么一邊做著游戲,一邊東張西望,還向后看呢?它們怕什么呀?(生答)

  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狼是什么形象?狼和鹿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狼是不是見到鹿就吃?它會挑什么樣的鹿來吃?能用“但是或可是”把這兩段話連起來說一說嗎?

  看到這樣的情景,小朋友們,你們會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難的小鹿,你會想些什么?

  3. 過渡:看來,小朋友們都希望把狼消滅掉,讓美麗可愛的小鹿生活下去,凱巴伯森林周圍的人們也恨透了狼,于是,獵人們一起背起了獵槍,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大家看看狼怎么樣了~~~~~

  狼在死之前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進行說話練習和想像訓練)

  好,小朋友們說得都不錯,現在鹿已經過上了自由的生活,老師想問問小朋友,沒有天敵的鹿在森林里生兒育女,于是鹿越來越多,而森林是不會變大的,糧食來自樹木,它們會怎么辦?森林會變成什么樣?不如我們再回去看一下

  4. 投影3 (森林 鹿 小鳥)你們看到了什么

  投影填空 (    )的鹿在林間(     ) 

  (    )的小鳥在 (     )

  鹿為什么會無精打采的?小朋友,你來猜猜看有哪些原因?(饑餓 、生病)

  鹿餓了,干嗎不去找吃的?這么多的鹿怎么會一下子生病了呢?

  5. 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嗎?(森林 狼 鹿)

  通過這件事,我們能不能把狼消滅掉?為什么?(師小結)

  6. 小朋友,讓我們走出森林,回到課堂,把我們看到的情景編成故事講給森林外面的人聽,讓他們也明白這個道理

  7. 剛才兩位小朋友都講得不錯,以下面我們請幾個小朋友把剛才的故事表演出來嗎?老師這兒有頭飾,誰有信心上來試一試,請下面的小朋友配合一下。

  8. 演得很好,老師把這些頭飾獎給你們,下面再請你們說一說,聽了故事看了小品,你們明白了什么?

  9. 今天,我們兩次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在被毀的森林里我們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生存都 有它的用處,不應該隨便消滅它,現在讓我們一起天著風車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請小朋友們把這個故事 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明白這個道理,好嗎?

狼和鹿 篇1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通過誦讀,從人們肆意殺狼,貌似護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出示狼的圖片)這個呢?(出示鹿的圖片)

  狼和鹿分別有什么特點呢?

  這兩種動物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狼和鹿》,齊讀課題。

  二、 初讀感知

  1、我們先來聽一下課文錄音,在聽的過程中,大家考慮這樣一個問題: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把難度的句子多讀幾遍。

  3、學習生字詞。

  4、自己快速默讀課文,看看還有哪些疑問?

  (為什么成狼為“功臣”稱鹿為“禍首”)

  三、細讀課文

  是啊,為什么貪婪而兇惡的狼被稱為功臣,而美麗溫順的鹿卻被稱為禍首呢?我們一起在書中找答案。

  1、通過預習課文,我們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哪里呢?

  2、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被捕殺前后有什么不同?然后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3、我們先來看看森林是怎樣的?(狼被捕殺前、狼被捕殺后,出示圖片和兩句話)

  你能說一說森林的顏色有什么不同嗎?

  你能想象一下枯黃色的森林是什么樣子的嗎?

  過去的凱巴伯森林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那么,狼被捕殺后呢?有時怎樣的情景?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嗎?

  這兩句話應該怎樣來讀呢?

  男女省份讀這兩句話

  5、我們再來看看,狼被捕殺前后,森林里的鹿有什么變化(出示鹿前后變化的句子)

  在這里,鹿的王國你是怎樣理解的?

  (數量:狼被消滅掉,森林成了鹿的天下,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鹿。生活:鹿快樂的生活著,沒有其他動物來打擾它們了)

  但是鹿群很快發生了變化(出示語句)

  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只只病鹿無精打采,耷拉著腦袋,在草地上徘徊。

  6、同一座森林為什么會在25年間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

  請同學們認真讀第二段找找原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7、在凱巴伯森林,貪婪而兇狠的狼總是在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當地居民恨透了狼,人們對狼恨之入骨,從哪兒可以表現出來?

  (有組織的捕殺狼、數量多、時間久)

  這樣的捕殺確實解了人們的心頭之恨,怎樣讀好這段話?

  8、拿著獵槍的狩獵者和當地居民以為捕殺鹿的天敵——狼,就可以創造安靜、祥和的森林環境,還以為自己是保護鹿群和森林的功臣呢,其實,真正的森林功臣是誰呢?為什么這樣說?

  9、讀第四段。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

  10、交流意見

  是啊,狼吃掉一些鹿,保持了鹿和森林的相對平靜、穩定的發展,而且狼吃掉的又多半是病鹿,保證了鹿的優勝劣汰,對于保持生態平衡,狼才是功臣,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11、 從保護生態平衡的角度來看,禍首在這個句子中有著特定的含義,所以在禍首上加引號,我們知道,其實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誰啊?對,是我們人類殺狼護鹿,才釀成了這樣的慘劇。

  12、狼吃鹿,鹿吃森林里的植被,而森林又給狼和鹿提供生存的環境和場所,自然間的生物總是存在著必然的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任何一個環節一旦出了問題,就會失去平衡,就會帶來無法估量的災難,因此保護生態平衡至關重要。狼和鹿的故事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教訓,老師想在凱巴伯森林的入口處豎一塊警示牌,你認為應該在上面寫什么呢?

  13、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狼和鹿的例子。(舉例說明)

  我想同學們一定有很多感慨,課后,請同學們去調查、了解身邊有哪些破壞生態平衡的行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們的愚蠢行為,去行動,讓大家都來保護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得到的獎品就是地球的美麗和人類后代的幸福。

狼和鹿 篇14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自然界中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懂得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目標分解依據】

  1、基于課程標準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   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2、基于教材特點

  本文是一篇關于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捕殺狼與其他鹿的天敵,結果事與愿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后果。

  課文層次清楚,寓自然學科知識與生動故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認知活動。故事真實,說服力強,通過形象的描述、具體的數據,向人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本文的寫作特色主要是:由事及理,對比分明。

  3、基于學生實際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復述課文。

  2、憑借語言材料,展開想象,體會災難的嚴重及造成災難的原因。

  【教學難點】

  借助課文內容,體會自然界中各種事物間的內在聯系,懂得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評價活動方案

  教師通過情境創設,用范讀、質疑、提問等形式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深刻道理。

  【教學活動預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想讓大家用自己的話來給我們描述一下我們非常熟悉的兩種動物的特點。(板書:狼)說說狼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帶“狼”字的成語,能說幾個嗎?(板書:鹿)鹿又給你怎樣的印象?

  2、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狼和鹿的身上,讓我們借助課文一起走進凱巴伯森林,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  整體把握

  1、檢查預習情況,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

  凱巴伯   蔥綠   消退   枯黃   蔓延

  捕殺     提防   特意   居然   傳染 

  血泊     饑荒   妖魔   灌木   繁殖

  威脅     禍首   貪婪   糟蹋   毀滅

  2、默讀課文,理清脈絡,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讀課文  品味感悟

  (一)緊扣“變”。

  初讀了課文,我們心目中兇狠的狼成了“功臣”,而溫順的鹿卻變成“禍首”,究竟是為什么呢?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1、自讀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被捕殺前后有什么不同?然后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交流:

  我們先來看看森林是怎樣的?

  ①指名回答,引導學生抓住兩句話:

  a、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你能說一說前后的森林有哪些不同嗎?理解:“提防”、“暗算”等詞語。

  b、整個森林想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①作者用比喻句描述了變化后的森林,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②比較:

  “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

  “整個森林想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這兩句話,它們的意思一樣嗎?為什么要寫呢?有什么好處呢?

  師小結:我們平時寫文章,也可以這樣,在一般敘述的基礎上,還可以再具體寫寫。

  ③指名讀這兩句話,分別用一個詞來概括,對比前后的變化。

  ④出示幻燈,師述: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一幅美好和諧的畫面;而如今的凱巴伯森林卻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美麗可愛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鮮明的變化,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比比誰讀得更投入。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我們再來看看,狼被捕殺前后,森林里的鹿發生的變化。

  ①老師發現課文中有3個數字是描述生活在凱巴伯森林中的鹿數量的,你們找到了嗎?(板書:四千   十萬   八千)

  ②出示:_______的鹿在林間_______。

  狼被捕殺后,怎樣的鹿在林間干什么呢?

  ③引導學生比較探究:狼的數量與鹿的數量之間有什么關系?

  (二)找根源。

  1、質疑:同一座森林為什么會在25年間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人們為什么捕殺狼?請同學們分組學習,找到原因。

  2、分組學習,交流反饋。

  在凱巴伯森林,貪婪而兇狠的狼總是在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當地居民恨透了狼,人們對狼恨之入骨,引導學生從有組織的捕殺狼、數量多、時間久幾方面可以表現出來。

  這樣的捕殺確實解了人們的心頭之恨,怎樣讀好這段話?(指名有感情朗讀)

  3、當地居民以為捕殺狼,就可以創造安靜、祥和的森林環境,還以為自己是保護鹿群和森林的功臣呢,但事實并不如此。當地居民一直在問,也一直弄不明白。請你來當科學家,說一說其中的原因。

  ①交流原因

  ②在學生已有的情感認知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功臣”和“禍首”,為什么稱狼為“功臣”,鹿為“禍首”以及引號的作用。

  ③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練習說話。

  三、復述課文,拓展深化

  1、小結:是呀,其實森林就如同一架天平(師畫天平),一頭代表狼,另一頭代表鹿,他們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狼只有吃掉一些鹿(師畫箭頭和吃字)就控制鹿的總數,這架天平也就保持平衡了,而如果人們捕殺了狼,就打破了這種平衡,鹿群沒有了狼的制約,就過度繁殖,使整個森林不堪重負,最終走向毀滅。

  2、復述

  出示詞語:

  蔥綠 嬉戲 貪婪 提防

  捕殺 哀號 血泊 饑荒

  消退 傳染 繁殖 禍首

  根據詞語復述課文。

  3、升華主題

  同學們,在我們生活中像凱巴伯森林的居民這樣,由于不明白大自然有她自身的規律而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的人還有很多。多媒體映示:

  馬里溫島的貓災

  馬里溫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小島,1945年,南非的第一支探險隊來到這里,隨船來的幾只老鼠也悄悄溜上岸,到了1948年,老鼠成了島上的霸主,探險隊運進了5只貓捕鼠,可是海鳥的味道比老鼠好,貓不抓老鼠卻吃鳥,結果貓繁殖到2500只,鳥遭殃了,一年被吃60萬只。

  夏威夷的蝸牛災

  20世紀30年代,一些商人把非洲的大蝸牛運到夏威夷群島,供人養殖食用。有的蝸牛長老了,不能食用,就被扔在野外,不到幾年,蝸牛大量繁殖,遍地都是,把蔬菜、水果啃得亂七八糟。人們噴灑化學藥劑,連續15年翻耕土地也不能將它除凈。

  ……

  (1)凱巴伯森林只是我們地球的一個縮影,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正在遭受著嚴重的破壞,一片片森林在消失,一種種生物在滅絕,鳥兒無處安家,魚兒大量死亡……(出示課件,解說)

  (2)讀了這些故事,看了這些圖片,現在你最想對人們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4、小練筆:現在凱巴伯森林的人們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想在森林入口處設置一個警示標語,你認為應該在上面寫些什么?(學生寫  寫后指名說  師生評議)(板書:保護生態平衡)

  【作業設計】

  把凱巴伯森林的故事講給你身邊的朋友聽,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生態平衡,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板書設計】

  吃 

  狼                鹿

  保護生態平衡

  森林   生機勃勃   荒涼

  鹿     四千       十萬  六萬  八千

  【目標達成檢測樣題】

  1、聽寫生字新詞。

  2、開展復述課文比賽活動。

狼和鹿 篇15

  【文本解讀】

  《狼和鹿》是蘇教版國標本三年級(下冊)一篇關于生態平衡的閱讀課文。文章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捕殺狼與其他的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愿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后果。課文層次清楚,寓自然科學知識于生動的故事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認知活動。而且,文章所敘述的故事真實,說服力強,通過形象的描述、具體的數據,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文章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與文本語言的親密接觸中讀懂故事內容,明白故事所蘊含的道理;文章的教學難點是“狼為什么是鹿和森林的功臣”,以及初步認識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設計理念】

  1.針對文本的結構特點,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讀中悟情。俗話說的好“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對于小學生來說,不需要太多繁瑣,抽象的敘述,以讀帶講,邊讀邊思,讀中悟情,引導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多種形式的品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多項比較,深入探究。抓住文本,通過對比朗讀,重點引導學生比較1、3節鹿群數量及生存的狀態,想象變化的情景,體會災難的嚴重。順理成章地進入探究造成這原因的根本所在。進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蘊含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詞語,領會課文內容。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破壞生態平衡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架天平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文。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狼和鹿》。(齊讀課題)

  2、出示狼和鹿的圖片。說說你喜歡哪一種動物?為什么?(狼兇殘,貪婪,奸詐,狡猾;鹿乖巧,可愛,漂亮,活潑。)

  3、小結過渡:看來,狼和鹿的形象在你們心中是根深蒂固了,人們總是對鹿喜愛有加,對狼痛恨有余。

  【設計意圖】俗話說: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一個好的題目常常能為閱讀文本提供諸多資源。這一揭題方式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充分挖掘本文題目中的閱讀資源,幫助學生把握文本的閱讀重點與閱讀指向,讓學生的認知與文本內容產生強烈的“反差”,以此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在潛移默化中也幫助學生養成了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行為首先應該從閱讀文章的題目開始。

  二、導出末端,設置懸念。

  1、過渡:凱巴伯森林的居民也和你們一樣的看法,可是后來,他們對狼和鹿的評價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默讀課文最后一段,想想:這時人們用哪兩個詞來形容狼和鹿。

  出示: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會發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會被糟蹋得這么慘;同時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傳染病對鹿群的威脅。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3、“功臣”和“禍首”是什么意思?

  4、為什么人們喜歡的鹿成了禍首,而人們痛恨的狼卻成了功臣?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凱巴伯森林去查個究竟吧!

  三、多項比較,深入探究。

  (1)探究森林的變化

  1、一百多年前的森林是怎樣的?后來的森林又是怎樣的?

  2、請生自由朗讀第一和第三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并在書上寫下自己的體會。

  3、交流:

  ①、一百多年前的森林

  出示 :一百多年前的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a、(出示flash森林圖)這就是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機勃勃”什么意思?(充滿生命力,充滿活力。)

  b、總結:森林里,天空湛藍,湖水清澈,樹木茂盛,花兒鮮艷,一切都那么生機勃勃。讓我們齊讀這句話,一起來感受森林的生機勃勃。

  ②、可是經過25年之后,凱巴伯森林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快速瀏覽課文,找找相應的句子,用波浪線畫下來。

  出示: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似的,綠色在消退,黃色在蔓延。

  a、這句話中有一對反義詞,請找出來,它們分別是什么意思?從這兩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的眼前又出現了一幅怎樣的景象?可以用哪些詞來形容現在的森林?

  b、出示現在的森林圖。看到這樣的景象,你的心情如何,請帶著這種心情讀這句話。

  (出示森林的對比圖)如此鮮明的變化,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男女生讀 、齊讀)讀到這兒,你心中產生了什么疑問呢?(指名說,如:這一切是誰造成的?同一座森林,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大的變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讀出自己的理解,通過凱巴伯森林的兩次鮮明的對比,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森林的巨大變化,因勢利導,這一切究竟是誰造成的?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這些問題最能表達當時所有學生心中的矛盾,它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起探究的欲望。

  過渡:是啊,同一座森林,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大的變化?它的變化是由什么引起的?(鹿群的變化)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找出有關的語句說一說。

  (2)探究鹿群的變化

  交流:

  1、出示句子:小鳥在枝頭唱歌,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

  師:這時的鹿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活潑,美麗,健康,快樂,) 為什么會這樣?學生回答。

  總結:是啊,快樂中存在著危險,嬉戲時也要時刻提防。

  a、出示圖片,請生仔細觀察圖片,你認為哪些鹿能脫險,并說說自己的理由?

  b、因為不斷遭到狼的暗算,那時的鹿有多少只?(四千只)

  c、你能想象一下森林里的其他動物生活得怎樣嗎?

  總結:出示圖片,是啊,這時的凱巴勃森林生機勃勃,鶯歌燕舞,鹿群嬉戲,惡狼出沒,快樂與危險同在,進攻與防守并存,但是一切都是那么和諧,美好,讓我們齊讀這一段,感受森林的和諧美好。

  2、后來鹿群又發生什么變化?請生再讀讀。

  交流:a、數量變化:4千只——10萬只——8000只病鹿

  出示: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王國。它們在這里生兒育女,很快,鹿的總數就超過了十萬只。

  (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熟悉的班級人數、年級人數、學校人數的逐層相比較,幫助學生建立起“十萬只”的概念,從而感受到此時凱巴伯森林已經成了鹿的王國了。)

  【設計意圖】為了能讓學生理解十萬只數量之多,在教學時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熟悉的班級人數、年級人數、學校人數的逐層相比較,幫助學生直觀地建立起“十萬只”的概念。于是“十萬只”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符號,它已經有了豐富的文本內涵。

  出示: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鹿群后來怎么會有那么大的變化?

  交流:

  出示:可是,隨著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灌木、小數、嫩枝、樹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綠色植物,都被饑餓的鹿吃光了。

  鹿群這時遇到的難題是什么?(饑荒)這里的“一切”指什么?省略號省略了什么?請同學們補充完整。根據學生回答,相機補充。(小草剛剛鉆出地面,就被饑餓的鹿吃光了;小花還沒來得及裝扮森林,就被饑餓的鹿吃光了。)

  凡是森林中能吃得到的東西,都被饑餓的鹿吃光了,可是,你還能聽到無數鹿寶寶對鹿媽媽痛苦的哀鳴,它們好像在說:“媽媽,我……”(指名說)

  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那就是疾病。

  出示: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疾病像妖魔的地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學到這兒,老師不禁納悶了,鹿好好的,為什么會有疾病?此時,你的心情如何?

  b、狀態變化:現在的這八千只病鹿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從哪兒可以看出?

  c、那么森林中的其他動物呢?引導學生明白因為森林的消退,食草動物沒有了食物和家園,而食肉動物也連帶受到了影響。

  總結:此時的凱巴伯森林荒涼蕭條,死氣沉沉,病鹿奄奄一息,小動物無家可歸,沒有了狼的威脅,鹿群反而失去了快樂,森林反而失去了和諧,此時的你心情如何?齊讀這一段。

  (3)探究狼的變化

  1、過渡:那么森林和鹿群的變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狼的變化)是啊,狼的大量捕殺正是森林和鹿群變化的導火線,當時凱巴伯森林的居民和你們一樣恨透了狼。

  2、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從哪兒可以看出人們恨透了狼?

  出示:當地居民恨透了狼。他們組成了狩獵隊,到森林中捕殺狼。槍聲打破了大森林的寧靜。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一只跟著一只,哀嚎著倒在血泊中。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25年,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總共被殺掉了六千多只。

  (交流:從“一個跟著一個,25年,六千多只”中體會人們的殘忍。)

  3、再讀“當地居民恨透了狼”這句話時,體會當時人們對狼恨之入骨的心情。(齊讀)

  【設計意圖】這部分教學,是由文悟理的關鍵。這一過程的設計,圍繞一個故事:凱巴伯森林中發生的故事;緊扣三組對比:森林、鹿群、狼群前后變化的對比;抓住文中數據的變化,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默讀、個別讀、分角色讀、齊讀等),以及觀看多媒體再現的森林變化前后圖景,探究這些變化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從而為下一步領悟人們稱狼為“功臣”,鹿為“禍首”的原由奠定了基礎。

  (四)尋根究底,總結原因。

  1、過渡:當地居民捕殺狼是為了什么?然而事實上像他們預想的那樣嗎?

  2、讀最后一段,想想:你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事情出乎他們的預料?(做夢也不會想到,居然,反倒,倒成了。)

  出示: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會發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會被糟蹋得這么慘;同時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傳染病對鹿群的威脅。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3、現在,兇殘的狼成了人們眼中的“功臣”,而善良的鹿卻成了人們眼中的“禍首”。你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原因嗎?

  4、如果你是當地居民,會想些什么?又會說些什么呢?

  出示:如果我是當地居民,會想些                       ;

  如果我是當地居民,會說些                        。

  【設計意圖】通過對當地居民不同心情和語言的想象,體會他們的情感變化,使學生進一步明白生態平衡的科學道理和重要意義。

  四、總結全文,拓展練習。

  1、出示一架天平,同學們請看,這是一架天平,這一頭是鹿,另一頭是狼,狼吃掉一些鹿,限制鹿的繁殖,將鹿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保持著天平的平衡;假如我們人為地打破了這個平衡(拿掉一些砝碼)天平就將傾斜,甚至倒塌,必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現在看來,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誰?(是人類,是人類的無知。)

  2、老師從網上的資料中了解到大量捕殺狼這一政策是當時沒過總統羅斯福制定的,他的本意是想保護鹿,但是事與愿違,結果痛心不已,如果羅斯福還沒有下令消滅狼,你是他的總統助理,你會如何勸說?

  3、同學們說得有道理,如果羅斯福總統早些聽到這些話,也許就不會出現今天的悲劇。但是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還有一部分人貪婪一時的利益,而不惜破壞生態平衡。(出示補充資料介紹)

  (1)白蟻與黑蟻是一對冤家,一旦相遇就會大動干戈,往往出現大兵團作戰的場面。結果常常是黑蟻大獲全勝,白蟻損兵折將,紛紛逃竄。于是,人們用黑蟻來防治毀壞建筑物的白蟻。

  (2)山雀和啄木鳥是一對好伙伴。山雀喜歡飛到啄木鳥那兒,在地上等待啄木鳥啄出的蟲子;而啄木鳥由于專心啄樹皮,很容易遭到老鷹的襲擊,于是山雀只要發現老鷹,就會給啄木鳥以信號。

  (3)狐貍是令人討厭的家伙,但是如果沒有了狐貍,兔子、田鼠、刺猬的數量就會急劇增多,那么田間的植物和果實就會大量減少。

  4、交流身邊發現的破壞生態平衡的例子,并談談你從中明白了什么?

  5、是啊,除了狼和鹿,時間萬物都存在著這種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這種平衡關系一旦被破壞了,將會給我們的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愛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

  【設計意圖】拓展課外閱讀是新課標提出的一個重要任務。這里教師和學生補充的現實生活中沒有注意生態平衡而受到大自然懲罰的事例,是課本向相關材料的延伸,不僅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可以有機地滲透環境教育,升華主題。

  五、作業超市,課外延伸。

  1、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2、收集有關生態平衡或失衡的小故事,與同學交流。

  3、設計一條保護生態平衡的宣傳的標語。

  【設計意圖】以作業超市的形式出示作業,給學生充分自主選擇、參與探究的空間。作業內容也可以有效地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領域,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獲得現代社會所需的語文實踐能力。

  板書設計:       狼     和     鹿

  “功臣”    吃       “禍首”

  ▽

  保護生態平衡

  《狼和鹿》教學反思

  ————在對比碰撞中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狼和鹿》一課的教學內容,距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為了將教材所載的有限信息最大化的激活,根據課前確定的教學目標,我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重組,選取重點——找準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結合點,抓住典型的語言信息,恰當地滲透人文精神教育。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試著以“狼、鹿和森林的關系及它們的變化”為主線,緊扣教材中的對比描寫,巧妙運用多媒體課件帶著學生走進文本,解讀文本。教學的設計著重體現多角度、多方位的“對比與碰撞”。

  一、碰撞于反差強烈的畫面對比中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通過感知才能形成表象,然后才能獲得知識。盡管文章對凱巴伯森林變化有一些描寫。但為了再現和強化森林之變的特定場景,我用多媒體課件將森林原先的繁茂之美與后來的荒涼之景作了鮮明、強烈的對比。學生一見原來那美麗的凱巴伯森林,興奮、贊嘆之情油然而生,學生的學習心理頓時活躍起來。而后來的凱巴伯森林那么荒涼、蕭條,學生圖文對照,思維面打開了,思維的力度加大了,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多媒體課件播放適時適度,真正使學生在個性化的解讀、感悟中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觸辭而入境、動情”,他們個個都驚訝于凱巴伯森林巨大的變化,抽象的文字符號構成了一幅幅發人深省的形象畫面,學生也收到較好的情感參與和行為參與的效果。

  二、碰撞于內容深刻的對比中

  訓練語言是語文課的專務。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而語文能力的獲得是在豐富多彩實踐中反復歷練,逐漸獲得的。教學中,我設計多個內涵比較豐富,易于激活學生思維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設計旨在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自讀自悟,對文本中獲取的語言信息進行疏理、加工。在組織學生研究問題中的省略號的妙用時,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再次和文本進行對話,然后用語言表達、感情朗讀等方式表達各自不同的感受。這是又一次思維與情感的碰撞,是對學生智慧的挑戰,是讓課堂成為學生生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碰撞于數量變化的對比中

  《狼和鹿》這篇課文,作者用一系列翔實的數字隱含說明狼與鹿的數量變化與森林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如凱巴伯森林原有“活潑而美麗的”鹿4000只,自從人為地殺掉6000多只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鹿的總數迅速超過了10萬只,翻了15倍。當“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時,鹿又急劇地死去6萬只,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這里對比鮮明,學生在前后對照的讀書中,不難發現自然界中的生物總是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一旦失去平衡,就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因此必須保護生態平衡。

  我們的課堂是學生發展思維,實踐語言文字的重要陣地。教學中,學生始終處在一種極具震撼力的課堂氛圍中馳騁思維。強烈的對比引起了學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鳴、理性的思考。學生在對比中解讀了文本,悟出了道理,陶冶了性情。于是,課堂綻放出了創造的火花,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狼和鹿 篇16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92

  《狼和鹿》教學設計之二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論文百分百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及想象的能力。

  3.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護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說說心里話

  1.小朋友們,今天讓我們一起唱著<<大風車>>這首歌到凱巴伯森林中去游玩一翻,好嗎?(播放課件:大風車主題曲)我們的第一站是“說說心里話”。(播放課件:說說心里話欄目)

  2.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是植樹節,你們有沒有去植樹呀?說說你們為什么要去植樹?

  師總結:不僅僅是為了一片綠色,不僅僅是你們的實踐活動。更重要的是你們在保護這一片可愛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草原荒廢,土地沙漠化;保護地球實際上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3.小朋友,<<大風車>>將開到凱巴伯森林中去,你們想不想到那兒去一飽眼福,看看美麗的大森林?

  二、我看見

  1.小朋友,睜開眼吧,我們到達的第二站是“我看見”。(播放課件:我看見欄目)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凱巴伯森林,仔細的觀察,你們看到了什么?(播放課件:森林景色)(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話說出來)

  小朋友們,我們做游戲時是那樣的開心,無憂無慮,可這些鹿為什么一邊做著游戲,一邊東張西望,還向后看呢?它們怕什么呀?(生答)

  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狼是什么形象?狼和鹿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狼是不是見到鹿就吃?它會挑什么樣的鹿來吃?看到這樣的情景,小朋友們,你們會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難的小鹿,你會想些什么?

  2. 過渡:看來,小朋友們都希望把狼消滅掉,讓美麗可愛的小鹿生活下去,凱巴伯森林周圍的人們也恨透了狼,于是,獵人們一起背起了獵槍,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大家看看狼怎么樣了(播入課件)

  3.好,小朋友們說得都不錯,現在鹿已經過上了自由的生活,老師想問問小朋友,沒有天敵的鹿在森林里生兒育女,于是鹿越來越多,而森林是不會變大的,糧食來自樹木,它們會怎么辦?森林會變成什么樣?不如我們再回去看一下。

  4.投影3 (森林鹿小鳥)你們看到了什么

  投影填空(    ) 的鹿在林間(    )

  (    ) 的小鳥在(    )

  5.鹿為什么會無精打采的?小朋友,你來猜猜看有哪些原因?(饑餓、生病)

  鹿餓了,干嗎不去找吃的?這么多的鹿怎么會一下子生病了呢?

  三、挑戰800

  聰明的小朋友,讓我們一起進入第三站“挑戰800”(播放課件:欄目)

  1.挑戰的項目一:找一找,讀一讀:

  用你喜歡的去讀一讀課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捕殺前后有什么什么?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交流,比讀,比評議)

  2.挑戰項目二:出示三個帶引號的句子。

  比理解,比朗讀。

  3.挑戰項目三:讀完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比合作,比交流,比評議。

  四、新聞袋袋褲

  真是一場激烈的比賽,一次智慧的比拼,一次團體的抗衡。課前,教師讓同學們搜集有關生態平衡的事例,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把它放進“新聞袋袋褲”,好嗎?“新聞袋袋褲”里也裝著一些見聞,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出示資料)

  五、奇思妙想

  讓我們再一次放飛想象,共同進入第五站“奇思妙想”。

  狼和鹿的故事讀完了,我們心里有很多想法。因為還有好多好多人,不知道這個故事,不明白這個道理,作為新時代的小主人,我們有責任把這個知識和道理傳輸給更多的人。小朋友,讓我們走出森林,回到課堂,想一想,你準備怎么做。

  (生交流,師按要求分組練習,可分為故事小隊、手抄報小隊、演講小隊、宣傳畫小隊、合唱隊等)

  指名表演。

  總結:今天,我們兩次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在被毀的森林里我們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處,不應該隨便消滅它,現在讓我們一起乘著風車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把你的想法賦諸于行動。讓大家齊心協力,為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而努力。

  六、生活小水滴

  最后,讓我們來看看“生活小水滴”,本期的問題是:去調查,了解身邊有哪些破壞生態平衡的行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們愚蠢的行動;去行動,讓大家都來保護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將得到的獎品是由地球的美麗和人類后代的幸福。

  抓住對比 探究明理——《狼和鹿》第二課時說課與教學反思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論文百分百 

  《狼和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個關于生態平衡的故事。講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愿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故事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

  作者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來構思全篇。平衡——狼鹿共存,自然統一。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小鳥歌唱,鹿群嬉戲,惡狼出沒,歡樂與危險同在,進攻與提防并存,組成了自然統一體。失衡——狼被捕殺,災難降臨。文章從兩個方面展開敘寫:一是人們組成狩獵隊捕殺狼,消滅鹿群的天敵,槍聲響了25年,狼被殺掉六千多只;二是鹿群從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長,造成嚴重饑荒和疾病流行,結局是森林遭到破壞,鹿群在毀滅。最后得出保持生態平衡至關重要、勢在必行的道理。

  課文寓自然科學知識于生動的故事中,通過形象的描述,具體的數據告訴人們深刻的道理。由事及理,對比分明是本文的主要寫作特點,對比主要有三組:一是森林狀態的前后對比;二是鹿群變化的前后對比;三是狼鹿異位的對比。根據教材的特點,在考慮學情的基礎上我制定了如下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 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感悟,從人們隨意殺狼反而害鹿,破壞森林的事實中懂得事物之間存在著互相制約、互相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考慮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設計的主要教學思路是:先從整體入手,再以三組對比為突破點,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小學語文電子教材》等電教手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課文,在一幅幅鮮明畫面,一個個具體數據的對比中體驗明理,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的過程中來。為此,我準備分二課時完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二課時:精讀比較,探究明理。充分運用電教媒體,在看、讀、議、比中突破重點、難點,明白課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下面我具體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及課后的一些反思:

  一、 復習導入

  在這一環節,出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考慮,復習上堂課的學習內容,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設計了一個回答范圍較為廣泛的問題:“同學們,上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19《狼和鹿》這篇課文,初步學習課文后,你們有什么收獲呢?”請同學們自由暢談初學收獲。

  (當這個問題提出后,一開始,同學們的反應并不熱烈,但不一會兒,同學們的小手就都舉起來了。有復述課文的,有談對狼或鹿新的認識的,有說從《小學語文電子教材》《狼和鹿》背景資料中了解到的信息的……同學們各抒己見,一下上公開課的緊張與拘束消失了大半,對上堂課的學習內容也有了一個較好的反饋。但因為同學們要說的太多,而我又不忍心打斷他們的發言,所以這一段花的時間偏長了一些。)

  二、 精讀比較,探究明理

  這是引導學生由文明理的關鍵。教學設計時,我緊扣三組對比,以此為突破,巧設銜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這些對比的內在原由及聯系,從而充分領悟文章難點:稱狼為“功臣”,稱鹿為“禍首”的原因,進而明白文章所蘊涵的道理。

  (一)森林狀態的前后對比

  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豐富的表象可以激發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在導入暢談之后,我按“由圖及文,引發思考”的設想,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請同學們看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圖片,說一說: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是怎么樣的呢?再讓學生帶著興趣讀第一小節,找出描寫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句子賞讀,接著問“你喜歡這樣的森林嗎?說一說你的理由。”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認識25年后的凱巴伯森林。由圖及文,圖文對照,在對比中引發學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間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追查原由的熱情。

  (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而25年后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真實的畫面再現,圖、文的鮮明對比給了學生強烈的沖擊。看得出,同學們的內心深處被觸動了。聽,他們的朗讀聲中流露出了對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喜愛,還有對25年后荒涼的凱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

  (二)尋找森林改變的根源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心理學研究表明:問題意識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的思維,只有當個體活動感到自己需要問個“為什么”“是什么”“怎么辦”的時候,思維才算真正啟動。刨根問底,凡事愛問個為什么是每個孩子的天性。進行第一組對比后,我牢牢抓住同學們內心的疑惑,問:“同學們,看了這兩幅圖,讀了這兩句話,你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待學生提出疑慮,再請學生自主讀文探究答案,明白:原來,人們恨透了狼,大量捕殺狼是森林前后變化的導火線。

  (果不其然,第一組對比出示后,同學們提出了這樣的疑惑:同一座森林,25年間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然后主動地尋求著森林改變的根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從提出問題開始,思維就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學習中,較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三)鹿群變化的前后對比

  這部分教學活動,我按“數字比較,深入探究”的設想展開。主要是借助多媒體手段,通過對比朗讀、引導學生比較一、三小節鹿群數量及生存的狀態,想象變化的情景,體會災難的嚴重。

  (在鹿群變化的前后比較這一塊,我請學生圈出文中關于鹿的變化的數字,思考并交流數字后面的故事。多媒體根據學生回答逐一出示:四千只(活潑美麗)十萬只(鹿的王國)四萬只(饑餓疾病)八千只(病鹿)學生圍繞課文內容,再加入自己的豐富想象,借助媒體展示對鹿群的變化一目了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災難的嚴重。)

  (四)狼鹿異位的對比

  第四小節是文章的難點,這個教學環節我按“由文悟理,提高認識”的設想主要設計請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聯系文中的句子說話,領悟人稱狼為“功臣”,稱鹿為“大壞蛋”的原因。進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蘊含的道理。

  (通過一節課的探究性學習,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較深刻的理解與感悟,所以文章的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主動舉手回答的同學能較好地將內部語言外化加以表達,而那些沒有舉手的同學更是我應該關注的對象。)

  三、擴展延伸

  拓展課外閱讀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一個重要任務。從課本向相關材料的延伸,能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所以最后,我和學生一起進入《小學語文電子教材》這個網絡平臺,進一步了解關于狼和鹿及生態平衡的相關內容。

  在整個這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過渡銜接較自然,所以三組對比各有側重點但又并不孤立,學生探究森林狀態的前后巨大變化;鹿群的巨大變化;狼鹿異位根源的熱情很高漲。整個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體位置。

  另外,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還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個別讀、齊讀、賽讀等),努力做到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真正地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生們在動情地朗讀中,也始終保持著主動參與的角色意識,他們圍繞課文內容,一遍又一遍感受著森林、鹿群的變化,產生了真切的情感體驗,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

  再有就是在《狼和鹿》這篇課文教學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現代教育媒體的運用又一次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好幫手。比如在《小學語文電子教材》這個網絡平臺上,學生從背景資料、拓展閱讀中可以大量獲取課文相關的資料,這大大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同時現代教育媒體也是老師教學的好幫手,它的運用,避免了老師繁瑣地講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狼和鹿 篇1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閱讀課文,體會自然界中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懂得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教學重點:使學生明白為什么狼少了,鹿卻成了破壞森林的“禍首”。

  教學難點:由狼和鹿之間的聯系知道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及環保的重要性。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預習課文

  一、讀課文

  二、查字典、詞典,處理生字詞

  1、指導朗讀

  捕殺  蔥綠  特意  消退  提防  傳染  居然  血泊

  嬉戲  貪婪  狩獵  兇殘  哀嚎  繁殖  饑荒  蔓延

  妖魔  游蕩  糟蹋  威脅  功臣  禍首  青煙裊裊  災難降臨

  2、指導多音字

  提防

  血泊

  注意“捕殺”和“居然”的讀音。

  3、給詞語分類

  三、再讀課文,弄清課文大意

  四、寫生字

  五、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寫會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文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狼和鹿》。

  2、出示狼和鹿的圖片。說說你喜歡哪一種動物?為什么?說說你讀過的童話故事中狼和鹿的形象。

  (狼:貪婪、兇殘、自私、冷酷、殘忍、狡猾、*詐、殘暴)

  (鹿:活潑、美麗、溫順、善良、優雅、可愛、漂亮、乖巧)

  3、小結:看來,人們總是喜愛鹿,對狼卻非常痛恨。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凱巴伯森林的居民們也和你們一樣的看法,可是經過了一場滅頂之災以后,他們對狼和鹿的認識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凱巴伯森林中究竟發生了一件怎樣的事情?人們最后又是怎樣評價狼和鹿的?

  2、指名概括課文內容

  和諧相處

  狼遭捕殺

  鹿遇災難

  誰是禍首

  最后,狼成了“功臣”,而鹿卻成了“禍首”。

  3、理解“功臣”和“禍首”

  功臣:舊指君主的有大功的臣子,現指對國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禍首:引起禍患的主要人物。

  三、探究原因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凱巴伯森林去查個究竟吧!

  (一)探究狼的變化

  1、凱巴伯森林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先遭到不幸的是什么?

  狼

  2、是啊,當時凱巴伯森林的居民和你們一樣恨透了狼。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從哪兒可以看出人們恨透了狼?

  狩獵隊  捕殺  槍聲打破了森林的寧靜

  描寫狼的詞句:哀嚎  倒在血泊中  25年,六千多只

  3、感情朗讀(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說說你的感想

  讀了這段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齊讀課文,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二)探究鹿和森林的變化

  1、探究鹿的變化: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的鹿生活得怎樣?

  (1)讀讀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寫鹿的詞語。

  狀態:活潑  美麗  嬉戲  提防

  數量:四千只

  (2)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那時的鹿怎樣?

  快樂中存在著危險,嬉戲時也要時刻提防(警惕、防備)。

  (3)時刻提防,說明了那時的鹿怎樣?

  聰明,健康,機警,反應敏捷。

  (4)后來鹿群又發生什么變化?

  ①課文哪一自然段描寫了鹿的變化?

  ②同桌討論,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很快,鹿的總數就超過了十萬只。

  隨著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鬧起了饑荒。

  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

  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5)練習:

  ①“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這句話說明了什么?感悟和體會打比方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練習:用上“像”說一句話。

  像          一樣,                 。

  (什么像什么一樣,怎么樣。)

  ②“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這句話換成“兩個冬天,鹿死去了六萬只。”行不行?體會“僅僅……就……”的作用。(表示在短時間內鹿的太多,死去的速度極快。)

  用“僅僅……就……”說一句話。

  (6)朗讀上面的句子,想象此時凱巴伯森林里的景象。

  此時的凱巴伯森林荒涼蕭條,死氣沉沉,病鹿奄奄一息,到處都是鹿的尸體。小動物無家可歸。

  (7)此時你的心情如何?

  悲傷,難過。

  帶著這種悲傷、難過的心情齊讀這一段。

  2、探究森林的變化

  狼遭到捕殺,鹿災難降臨,那么森林怎樣呢?

  也遭受了災難。

  一百多年前的森林是怎樣的?后來的森林又是怎樣的?

  (1)自由朗讀第一、三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開始:“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后來:“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2)讀了這些語句,你的眼前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

  開始:生機勃勃、茂盛、美麗、枝繁葉茂、郁郁蔥蔥、鳥語花香……

  后來:“綠色在消退”:花草都被鹿吃光了;灌木沒有了,樹葉、樹皮都被鹿吃得精光;森林中綠色的植物越來越少……

  “枯黃在蔓延”:地上光禿禿的,森林里很荒涼,枯黃的范圍越來越廣;森林已毫無生機了……

  (3)小結:這樣下去,凱巴伯森林將不再適宜動物生存,將會變成一片荒涼的世界。

  四、探究誰是“功臣”,誰是“禍首”?

  1、自學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交流。

  課文里的“功臣”和“禍首”分別是誰,為什么?為什么加引號?

  2、小組討論,真正的“禍首”是誰?

  全班交流。如有歧異,當堂辯論。

  2、根據出示的提綱,試著復述課文

  五、小結

  1、學生交流:從狼與鹿關系變化和密切聯系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保持生態平衡)

  2、教師小結。在這堂課上,我們兩次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在被毀的森林里我們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處,不應該隨便消滅它,這樣才能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3、這件事情發生以后,美國政府采取了積極的拯救措施。如果你也參與到這次拯救行動中,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呢?

  討論,交流。

  六、拓展性作業

  1、講述故事:《打開豹籠》

  紅崖羊、豹和動物學家的故事。

  在一片密密的原始森林里,生活著一群珍貴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崖羊。可就在附近,卻生活著一只豹子,它專門捕捉紅崖羊,嚴格控制著羊群的數量(66只),紅崖羊每天生活在驚恐之中。動物學家為了保護紅崖羊,捉住了豹子,紅崖羊一陣狂歡,異常興奮,從此生活無憂無慮,自由自在。隨著紅崖羊數量的猛增,它們開始爭奪王位,不斷發生流血廝殺,整個羊群陷入毀滅的邊緣。最后,紅崖羊懇求動物學家打開了豹籠。有了豹這個天敵,紅崖羊又恢復先前的生活狀態,它們和豹生活在一起,雖然時時驚恐不安,卻始終保持著和諧安寧的秩序。

  2、《打開豹籠》就是《狼妻》中的一個故事。推薦閱讀《狼妻》

  3、把《狼和鹿》的故事,講給家長聽一聽。

狼和鹿(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狼和鹿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關于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捕殺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愿違,鹿大量的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

  • 18、狼和鹿

    一、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條理地復述課文。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 狼和鹿

    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 《狼和鹿》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課文,弄清狼,鹿,森林之間的密切聯系,受到環保教育。...

  • 18、狼和鹿

    教學要求: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 學會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反而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 狼和鹿

    教材分析:本文通過人們捕殺兇狼、保護鹿群反而造成了森林饑荒、疾病流行的敘寫,揭示了必須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作者按照“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來結構全篇。教學要求: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 《狼和鹿》

    作者:沈高明發表時間:2004-4-28閱讀次數:568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學會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護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

  • 《狼和鹿》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授課教師 我 所在學校 我們學校 教學科目 語文 教材版本 蘇教版三下 教材分析 《狼和鹿》是蘇教版小語三年級下冊第18課課文,這是一篇關于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

  • 評析李霞老師執教的《狼和鹿》--杭雪明(通用12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評析李霞老師執教的《狼和鹿》師: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被捕殺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教室里書聲瑯瑯,同學們邊讀邊畫)師:我們先來看看森林是怎樣的。...

  • 《狼和鹿》教學設計(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 認識本課10個生字、3個多音字。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理解“狼是功臣、鹿是禍首”的道理。感知生態平衡。教學重點、難點:通過朗讀,理解課文揭示的道理,感知生態平衡。...

  • 《狼和鹿》課堂實錄(精選12篇)

    課前談話:師:同學們讀過很多童話故事,森林聽說過嗎?(出示森林圖片)森林中有一些什么樣的小動物呢?生:渾身長刺的小刺猬,威武的獅子生:雪白可愛的小白兔生:上課開始: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種動物圖片(出...

  • 薄俊生平等教育《狼和鹿》教學實錄(精選15篇)

    薄俊生平等教育《狼和鹿》教學實錄課文: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著貪婪而兇殘的狼,它們總在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

  • 《狼和鹿》教案、說課稿、反思(通用16篇)

    教師 姚月琴 授課班級 三(1) 學科 語文 時間 5、18 課題 18、《狼和鹿》 課時 2 課型 閱讀 學校 主課題 提高新昆山人子女德育實效性的研究 個人研究 子課題...

  • 《狼和鹿》教學實錄(精選14篇)

    師生問好師:昨天我們一起學過了《狼和鹿》一課,生字寶寶都掌握了嗎?生:掌握了。師:請拿好聽寫紙,請聽第一個詞語“凱巴伯”,相機插話:注意寫字姿勢。“蔥綠”,注意昨天老師講的“蔥”的寫法。...

  • 《狼和鹿》教學案例(精選15篇)

    《狼和鹿》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關于生態平衡的故事。凱巴伯森林的居民認為貪婪而兇殘的狼威脅著美麗而活潑的鹿的生命,為了保護鹿群,在25年內,捕殺了6000多只狼與其它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愿違,鹿群繁殖過多超過十萬只,造成森林...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蜜臀av中文字幕 |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视频 | 国产jizz18高清视频 |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 99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久久 | 色视频在线观看 | 私人家庭影院5777 |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一不卡在线视频 | 欧美黄色三级视频 | 久青草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播放 | 77777熟女视频在线观看 | 少妇人妻88久久中文字幕 | 三级直接看的三级网址有哪些 | 我要看一级黄色毛片 | 亚洲美女一区 | 超碰免费在线97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99 | 无套内谢孕妇毛片免费看看 | 综合久久影院 |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忧物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蜜芽 | 欧美成人国产va精品日本一级 | 久久综合在线 | 粉色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完整 | 嫩草影院在线播放 | 深夜激情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精品 | 国产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98 | 久久精品综合网 | 久久香蕉成人免费大片 | 国产极品视频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 他扒开我奶罩揉吮我奶头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