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分析
4、討論、比較。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來估算,在這些估算方法中,你認為哪種估算方法更適合,更符合實際需要?為什么?
小組內交流自己認為最適合的估算方法,反饋交流情況,引導開展課堂討論。
生 :我喜歡第一種估算方法,因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50×100等于5000,計算很方便。
生 :我喜歡第二種估算方法,因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10,兩個數都看大了,這樣估算出來的結果50×110等于5500,肯定大于49×104的結果,還有多余的一點錢,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發生。
生 :我喜歡第四種估算方法,因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5,兩個數都看大了一點點,這樣估算出來的結果50×105等于5250,與準確值很接近。
生 :我覺得第四種估算方法計算不簡便。還是第一種計算簡便,我喜歡第一種估算方法。
生 :我認為第三種方法不好,因為把49看成45,把104看成100,兩個數都看小了,這樣估算出來的結果45×100等于4500,如果帶4500元錢肯定不夠。我喜歡第三種估算方法。
生 :第一種方法好,它只把一個因數看小,另一個因數還是看大一點點的,這樣,在估算的結果上,再多帶一些錢,也是可以的。
……
[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見解,甚至允許學生辯論,但要引導學生符合實際情況,在此題中要估大些,才是合適的方法。]
5、小結。
師:同學們都各有自己的想法,這很不錯。但是,我們在進行估算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今天的這種情況,我們要把兩個因數估大一點才行,因為估小了所帶的錢就不夠用了。所以方法二的估算方法符合問題實際又接近準確值,計算也比較方便。
[在學生精彩紛呈的發言后,引導學生注意估算的原則,特別要注意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并學會根據需要調整估算結果,同時,可以使用計算器算出精確值,從而讓學生對估算結果有一個比照,綜合而優化地考慮較合適的方法,既使學生對估算有一個深層次較準確的認識,又使學生對特定情況如帶款外出旅游等要適當估大一些有明確的把握。]
三、鞏固練習
多媒體出示旅游的路線。
1、(農家樂)師:買好了門票,我們出發了。第一個參觀景點的“農家樂”。“農家樂”里有踏水車等一些農村的游樂項目,瞧,小朋友在玩什么?
(多媒體出示練習題:踏水車每人需要11分鐘,四年級104人約需要多長時間?照這樣的速度,在這次旅游中,每個同學是否都能玩到踏水車?)
(1)學生獨立完成。
(2)反饋學生的估算方法,教師板書記錄:
方法一:12×104≈1200(分)
↓ ↓
12 100
方法二:12×104≈1000(分)
↓ ↓
10 100
……
(3)師:四年級同學全部玩結束,大約需要1000多分鐘,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想法?
生 :把12看成10,104看成100,都看小了,估算結果大約是1000分鐘,相當于17個小時,時間太長了,肯定不能讓每個同學都玩到。
生 :等的時間太長啦!
生 :可以讓一部分同學玩這個項目,其他同學玩別的一些游樂項目,這樣花費的時間要少一些,還可以多玩幾個項目。
[先讓學生釋放情感和天性,再引導學生理智地考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