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大數的認識
四,鞏固練習
1,書本第4頁做一做.
2,在計數器上撥出三千七百萬,然后一百萬一百萬地數,數到四千二百萬.
3,一千萬一千萬地數,數到一億.
4,(1)從九十萬七,一萬一萬地數數到一百一十萬.
(2)從八百六十萬起,十萬十萬地數,數到一千萬.
(3)從四千萬起,一千萬一千萬地數,數到一億.
5,十萬里有( )個一萬,一百萬里有( )個十萬,
一千萬里有( )個一百萬,一億里有( )個一千萬.
6,在計數器上撥出3456789,再說一說這個數是由幾個百萬,幾個十萬,幾個萬,幾個千,幾個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五,總結
設計思想:
"十萬"是一個比較大的計數單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少,沒有直觀的感性認識基礎,學生最困難的是對大數實際意義的感受.因為它不像10以內,20以內,100以內的數看得清,數得清,摸得著.因此我這節課的設計用了計數單位模型,采用了數形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感受"萬","十萬"有多大.本節課為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學中我出示1張100元的人民幣(或圖片,以下均可采用圖片代替),讓學生說說它的面值,接著可以安排說一說10張,100張人民幣是多少元.在此基礎上,引出一捆人民幣(100張百元的人民幣).然后按照一萬,二萬,三萬……的順序,讓學生數一數9捆人民幣是多少元;同時,在數的過程中,也可以請學生在計數器上"撥一撥",以增強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當學生數到九萬時,教師可以提出"再加上一萬是多少"的問題,以供學生思考.在學生充分的討論中,引出"十萬"這個計數單位.
為了更形象地了解"一萬","十萬"有多大,我拿出小方塊的模型.1個大方塊有1萬個小方塊,10個這樣的大方塊就有十萬個小方塊,比計數器要更直觀,使學生對新的計數單位在頭腦中容易形成表象,有助于了解其實際意義.
由于有了前一個"數一數"活動的經驗,在學生認識"百萬千萬"這兩個計數單位時,我就安排一些簡單的數數推理活動.如1輛轎車賣十萬元,那么2輛,3輛賣多少元 ……10輛賣多少元 同樣,10個十萬是多少 10個百萬是多少
在學生認識"億"的計數單位時,我讓學生充分地想像.當說到10個千萬是多少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命名新的計數單位,在學生的各種命名中,教師再引出"億"這個計數單位.模型是將數字概念更直觀地呈現給學生的一種方式,操作活動,圖形,表格,實例等都可以用作說明數字的某些重要方面的模型.因此,本活動的全過程應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在計數器上進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認識的新的計數單位都與計數器對應起來.這樣,既可以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又能較直觀地認識計數單位的大小.之后,還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進行觀察,從而使學生對十進制計數法"滿十進一"的計數原則加深印象.進位制是計數法中最為重要的思想之一,是有限的幾個數字為什么能表示所有數的奧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