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單元大數的認識(計算工具的認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結繩記事、算籌等)2、向學生介紹我國的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3、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認識和使用計算工具的過程,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2、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認識算盤、計算器,計算器的使用
教學難點: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些計算工具。你知道哪些計算工具?
2、學生介紹計算工具
3、介紹古代計算工具:
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
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這種方法只能計數,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計數級的是什么事情,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
介紹算籌:
我國古代人用算籌計算。用算籌表示一個數,采用十進位制,并且縱式橫式交替使用。個位數用縱式表示,十位數用橫是表示,百位數再用縱式表示“……”空格表示零。
二、新授:
(一)認識算盤:
1、介紹算盤的由來: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早在公元15世紀,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后來游船到日本、朝鮮等國。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實用他計算數目較大和數目較多的加減法,更為簡便。
2、介紹算盤的組成:算盤各部分的名稱如下圖:(略)
剛才同學們介紹了許多的計算工具,其中(1)算盤是我們中國所特有的,現在在許多地方還能見到。你認識算盤嗎?對算盤有哪些了解?
撥出一個數,說一說這表示多少?
(2)兩種不同的算盤:出示兩種不同的算盤(書23頁圖):觀察有什么不同。左邊的算盤是中國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后來算盤發展到日本,逐漸演變成右邊這樣,上面變成了一顆珠子。
原因是:原來是中國采用的是16進制,滿15進1,所以算盤每檔上是15;進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進制,所以算盤的上面剩下1顆珠子。(3)算盤的兩種功能:計算和計數3、介紹計數方法:(教師邊操作邊講解)
算盤上的每一檔代表一個數位。我們選定一檔作個位(做個記號),從這一檔起向左數,就是十位、百位、千位、萬位,這與整數的數位順序完全相同。
算珠都靠框時,表示算盤上沒有數。
計數時要撥主靠梁。一個下珠表示1,一個上珠表示5。請你在算盤上表示出1—9(學生動手)
同樣,在十位、百位、千位、萬位撥珠靠梁,就分別表示幾十、幾百、幾千、幾萬,“0”用空檔表示。撥珠時,要按照數位從高位撥起。例如(邊說變操作)10、325、4709、4、練習:
老師說數,請你撥,比比誰撥的快
2468 6890 5632 76890
3456 7894 20948 23098
(二)計算器的認識
1、導入:
剛才介紹的我國古代的一些計算方法和工具的使用。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的人們已經不再使用這些工具了。我們經常使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只要輸入題目,計算器就會顯示結果,運算過程自動完成。這樣非常簡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