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第三單元教學指導
〖試一試〗
在精確計算之前,應引導學生估計一下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積的大致范圍。利用練一練中的第2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練一練〗
第4題
本題是一道綜合性的問題。在學生解答問題時,可以分幾步呈現。
第一,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情境中的信息,然后請學生自己提出一些問題。
第二,出示商店從工廠批發的數量,討論按批發的數量,原來可以賣多少錢,現在降價后只能賣多少錢。
第三,出示問題(1),討論提出的問題。
第四,出示問題(2),討論提出的問題。
《練習三》教學指導
第4題
出示本題時,教師不要作任何提示,直接讓學生觀察圖上的信息,特別是兩只掛鐘上的時間。學生在觀察后,可以讓他們回答笑笑與淘氣的問題。由于本題是一道估算題,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交流估計的方法。
第6題
第(1)題解決的基礎是會觀察圖上的信息,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回答問題時,首先要讓學生說一說圖上的信息,其次再讓他們估計結果。本題的一般估計方法是把每層書架上的書看作50本(因每層書的本數均接近50),這樣可以得出一個書架上的書約是300本,三個書架上的書約是900本。學生如果提出其他的估計方法,只要是有道理的也應肯定。
〖數學游戲〗
做這個游戲的策略主要是兩方面:一是,先占領棋盤上的哪個格子;二是,怎樣估計格子上的積是哪兩個數相乘的結果。當然,這兩個方面的有關策略學生在做游戲前不要直接告訴他們,讓他們在自己玩的過程中,逐步體會。教師還可以根據這種形式,改變其中的一些數據(這樣便于學生進一步體會獲勝的策略),供學生再次進行游戲。
《神奇的計算工具(計算器的使用)》教學指導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使用計算器。
2.會利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隨著計算器的普及,一些學生在教師講解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前,已經會操作計算器。所以,本活動可以讓一部分學生做小老師,來介紹計算器各功能鍵的作用,根據學生的介紹,教師再作適當的補充。
在學生了解了計算器的各功能鍵后,(如“m+”,存儲;“mr”,提取。)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四則運算的題目,供學生練習。當然,提供的內容最好選擇一些有趣的,如:1+2+3+…+98+99+100,999×9,9999×9,99999×9等,這些題目既可以使學生鞏固計算器的應用,又能發現一些簡單的規律。
教師也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對計算器的使用進行介紹和說明。
〖試一試〗
第1題
本題的活動,除了鞏固計算器的操作外,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兩個數相乘得到盡可能大的積的規律。開始練習時,可以讓同桌學生自由地組合算式;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交流,并把他們組合的算式列在黑板上;接著,全班共同討論黑板上積比較大的算式的特點,并請學生再舉例。經過學生的充分討論,讓他們體會如何組合才能獲得盡可能大的積的規律。同樣,積盡可能小的規律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在玩的過程中體會。具體規律不要求每個學生發現,更無須每個人都掌握。
第2題
在指導練習時,重點可以放在估計的方法上,如:“88×()積的范圍是在3000~3400”這一題目,學生可以考慮把88看作90,然后可以知道另一個因數的范圍在30~40之間。接著再選這兩個數的中間數35進行嘗試,如果不行,再用另外的數試一試。學生掌握了估計的方法,可以減少盲目嘗試的次數。對這樣的問題,首先要放手讓學生嘗試,然后在交流討論的基礎上,形成一些有效的解決問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