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負數》課堂教學實錄及評析
【教師反思: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了解關于負數的史料,增強民族自豪感。如果增加一些有關負數史料的圖片要比只看文字介紹效果好。】
②回憶自己見過的負數。
師:負數一直延用至今,請你說一說你在哪見過負數?
生1:每天的天氣預報中,零下的溫度就用負數表示。
師:老師正好收集了這方面的資料,請大家來看一看。(播放2005年3月8日中央臺預報長春、哈爾濱、沈陽的天氣預報)
生2:我還在電梯里見過,地下一層用-1表示。
生3:我還在計算器上見過。
師:(出示計算器)請你來演示一下。
生:撥出7-9=-2
師:(出示存折)誰能說一說-600是什么意思嗎?
生4:表示從銀行取出600元。
師:那+2000元表示什么呢?
生5:存入2000元。
【教師反思:預設學生會說出很多,如:天氣預報中用負數、計算器中有負數、電梯、股市、存折、賬單上、冰箱中、玩電腦游戲的計分……從現場教學來看,大多數學生對天氣預報用到負數、計算器中會有負數是比較熟悉的,對其它方面了解得比較少。】
【點評:激活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并對這些零散的知識進行梳理,適時引導與點撥,恰到好處。】
③讀出溫度計上的溫度。
師:下面我們就從天氣預報入手,深入研究負數。(屏幕顯示:有關上海、南京、北京的景物圖片,每個圖片旁有溫度計顯示當天的溫度。)誰能從溫度計上讀出上海的溫度?
生1:零上2攝氏度。
生2:不對,應該是零上4攝氏度。
師:誰能說清楚到底是零上2攝氏度是零上4攝氏度。
生:溫度計上看:從0度到10度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是2度,第2格就應該是4攝氏度。
師:你很善于觀察。我也推薦給大家一個驗證的方法,假定這是2攝氏度,順著往上數2、4、6、8,10度反而成8度了,說明2度是錯的,4度是對的。
師:南京多少度呢?
生:0攝氏度。
師:北京呢?
生:零下4攝氏度。
師:零攝氏度可以記作:0℃,零上4攝氏度可以記作:+4℃或4℃。那么零下4攝氏度可以記作什么呢?(寫在紙上)
生:-4℃。
師:“-”這個符號表示什么?
生:表示的是零下的溫度。
師:+4℃、-4℃表示的是同一個溫度嗎?
生:不是,+4℃是零上的溫度,-4℃是零下的溫度。
【教師反思:結合天氣預報中的溫度,了解負數的意義。學生在生活中都見過溫度計,但多數同學不能熟練認讀溫度計。所以,簡單介紹溫度計時是很必要的。預設學生會把老師出示的溫度計上的一格誤認為是1℃,這時引起學生的爭論從而明確一格表示2℃。在此,老師又介紹了一種方法來證明一格是2℃,目的是滲透多角度思維的意識。】
④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
師:(屏幕出示同一地點不同時間的景象:同一個小孩在甲圖中穿的是薄的衣服,顯示-5℃;在乙圖中穿的是羽絨服,顯示-20℃)請你說一說圖中顯示的溫度誰高誰低?
生:負5攝氏度比負20攝氏度高或者說負20攝氏度比負5攝氏度低。
師:為什么呢?
生:可以通過圖上的景色判斷:甲圖無雪,乙圖有雪。甲圖上小孩穿的是薄衣服,以圖上小孩穿的是厚衣服。
師:還可以用當時的溫度計上的溫度來驗證。(溫度計顯示-5℃和-20℃)
生:對,-5℃的紅色水柱高,-20℃的紅色水柱低。
【點評:在具體情境中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有實際意義。學生剛剛接觸負數,所以必須在具體的情境中比較負數的大小,避免過早地研究抽象的數學概念;同時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周圍事物,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