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負數》教學設計
聽完介紹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原來負數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我感到很自豪……(自激勵)
師:是啊,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發現了負數,比西方國家要早數百年,身為中國人,我也感到驕傲,而同學們今天通過自主學習,也發現了生活中的負數,老師更為你們感到驕傲!
師:那負數在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究生活中的負數。(板書課題:生活中的負數。)
二、自探究,自運作,自發現,再探新知。
(一)了解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
1、教師隨課件播報天氣預報:各位觀眾,您現在收看的是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欄目:北京零下5度到5度,哈爾濱零下15到零下3度,上海0到8度,海口12到20度。
引導觀察:這些溫度中有負數嗎?讀出來。(自發現)
師:北京的氣溫是-5℃到5℃,這兩個溫度的意思一樣嗎?(自探究)
2、重點理解0℃。
零上的溫度用什么表示?零下的溫度用什么表示?0度呢?
師:科學家規定0℃是結冰點,因此將0度定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而在數學中,數學家們也將0看作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課件演示從溫度計到數軸過程,其中0閃爍。)
3、動手撥溫度計。(教具:表示水銀的位置可移動)
出示教具,教師說溫度,學生上臺演撥。
(1)撥5℃和-5℃。(自運作)
師:每格代表1℃,請生拔出5℃。
誰來撥一撥-5℃?
由于溫度計上沒給出0℃,學生撥不出。
教師追問:為什么拔不出來?要先找到什么溫度?
生:先找到0℃,這是分界點。(自調節)
師:將溫度計上的數揭開,現在誰再來撥一撥?
(2)換一個溫度計拔-15℃。
比較兩個溫度(-5℃和-15℃)哪個更冷?你怎么說明-15℃比-5℃更冷了呢?
生1:溫度計上有表示。
生2:-15℃在-5℃下面。
生3:-15℃離0℃更遠了
……
教師小結:哦,看來啊,溫度計以0℃為分界點,越往上溫度越……?(高)越往下溫度越……?(低)
師:那用你的動作和表情告訴我-15℃時是什么感覺?
我國北方地區最冷時溫度可達到-40℃,這個溫度大概在溫度計的哪兒?
生:上臺比劃。
(二)總結歸納正、負數和0的關系。
師:你能說幾個正數和負數嗎?
生:-10、-11
師:咱們一正一負地說。
生1:+10、-20
師:說得完嗎?怎么辦?
生:說不完,用省略號表示。
所有正數和0比,有什么關系?
所有負數和0比,有什么關系?
師生總結并板書:負數<0<正數。
師:誰能上臺來用一個圈把所有正數圈出來,用一個圈把所有的負數圈出來。
一生上臺圈出板書的正數和負數。
全體生:不同意,因為還有很多正、負數。要把省略號圈進去。(自評價)
師:0,正數不要,負數也不要。怎么辦?
生;0是分界點。
六人小組討論:0算正數嗎?算負數嗎?(自運作)
生1:0算是自然數。
生2:0是正負數。
生3:它一個不是,是特殊的數。
師:正數比0……?(大)負數比0……?(小)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三、貼近生活,自我運用。
(1)課件出示電梯圖:叔叔上五樓開會,阿姨到地下二樓取車,應按哪兩個鍵?
追問:電梯是以哪一層為分界點的呢?(強調以地面第一層為分界點。)
(2)出示海平面圖。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8米,記作+8848米,那么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記作( )米。師:海拔高度怎樣確定呢?(講解以海平面高度為分界點。)那么:海平面的高度應記作……?(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