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
⒋ 努力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材中如“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和射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等這里就可以滲透極限的思想,猜想、驗證的方法等,老師在教學時要注意這些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意識的加以引導。
布局合理、結構完美的課堂教學,除了講究“主旋律”的引人入勝外,還得講究“序曲”的扣人心弦,“終曲”的回味無窮,這樣才能進入前后渾然一體的美妙境界,奏出和諧、動聽的“樂章”。“序曲”和“終曲”何以如此重要呢?因為,好的“序曲” 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它能把學生散亂的精力一下子集中到本課的內容上來,為成功進行本課教學奠定學生在心理、認知、情感等方面的良好基礎;而精彩的 “終曲”,可使課堂高潮迭起,讓學生產生繼續探索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從而在情感的驅使下進行新的認知活動。那么,如何奏出這動聽的“序曲”和“終曲” 呢?有位青年教師執教“角的度量”一課時其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現介紹這“兩曲”,與大家共賞。
一、“序曲”扣人心弦
師:同學們,炮兵某部正在進行一場軍事演習,我們一起來看(多媒體出示下列畫面)。
(炮兵在指揮員“預備──—放”的指揮聲中向目標發起了進攻,在前后做了兩次射擊并隨即做了兩次角度調整后,第三次終于擊中了目標。)
師:炮兵調整了大炮的什么,最后擊中了目標?
生:調整了大炮的角度。
師:看來,角度在軍事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實,角度不僅在軍事上有用,在航天、航海甚至體育等好多領域都需要,那么,精確的度數怎么得來呢?這就是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評析:“如果教師不想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這是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論述。但問題是,“角的度量”如何在“傳授”新知前使學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呢?這確實又是長期以來困擾教師的一道“難題”,難能可貴的是,以上片段中,教師獨辟蹊徑,巧妙地將創設情境的“觸角”延伸到了“軍事演習”領域,學生在隆隆的炮火聲中,在大炮角度的動態調整中、在最終擊中目標的欣喜與激動中,不僅明確了精確角度的重要,更產生了一種欲罷不能和急切學習的心理狀態。而有了這種強烈的誘惑力,學生就能自然地進入到新知的探究中。此外,本片段中的情境設計既能圍繞知識關鍵點、重點展開,卻又點到為止,彰顯了情境設計直接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其簡單直白、經濟高效的特征顯而易見。]
二、“終曲”回味無窮
阿凡提智斗惡財主(多媒體課件分步出示下列情境圖)。
畫面音:阿凡提辛辛苦苦在財主家干了一年,大年三十這一天,他冒著風雪到財主家領工錢,貪心的財主想刁難阿凡提,就說:“阿凡提,聽說你很聰明,這是我祖傳的一塊玉佩,可惜缺了一個角,你得給我量出這個缺角的度數,量對了,我給你工錢,要是量不出來,哼哼,我就扣你一半的工錢!”
師:財主真夠刁的,竟然叫阿凡提去量斷角的度數,能量出斷角的度數嗎?
(思考片刻,學生中出現兩種不同的聲音。)
生:不能。因為這個角斷了,連頂點都沒了,當然量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