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估算 (人教四上)
乘法估算教學內容:p60-63的內容教學目的:讓學生學會乘法估算方法,并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估算方法教學用具:投影儀教學過程:一、新授1、教學例5(1)投影出示例5圖,讓學生說說題意,明確此題并不用求出準確數,只要估算就行了。教師板書:49×104≈(2)學生討論估算方法(3)匯報:生:49≈50 104≈10050×100=5000,應該準備5000元。生:49≈50 104≈11050×110=5500,應該準備5500元。(4)比較師:誰的估算好一些?為什么?生:第二種估算方法好一些。要求帶多少錢,在估算時要把近似數取大些,才不會造成錢不夠的現(xiàn)象,所以這道題用第二種估算好一些。2、p60的“做一做”獨立完成,訂正時說估算方法。二、鞏固練習1、p61、1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不一樣,只要是正確的都給予肯定,不作統(tǒng)一要求。2、p61、2-4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估算方法。3、p62、5先在小組內交流估計方法,后在全班交流4、p62、7,p63、9、10獨立完成,集體訂正。5、p63、12答案:203×16,203×26,203×36,203×46三、布置作業(yè)p62、6,p63、8、11教學反思:9、練習課教學內容: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筆算及符合應用的練習。(課文第62-63頁的第7-11題)。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筆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運算。●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關于兩位數相乘時,積隨兩個因數的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通過應用知識解決稍復雜問題的練習,提高學生知識應用的能力,并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和靈活性。教具準備:幻燈或實物投影儀、電子計算器等。教學過程:1、課文第62頁的第7題。第7題是整數四則運算的口算的復習,題目主要是以本單元乘法口算方法為主,添加幾題前面學過的加、減和除法口算。練習時,要求做到人人參與,并統(tǒng)計大多數學生完成全部12題所需的時間,了解學生口算的熟練程度。練習過程做到:(1)以幻燈或電腦課件呈現(xiàn)算式,算式逐一呈現(xiàn)。(2)為體現(xiàn)人人參與,算式可重復呈現(xiàn)。(3)學生口算時,要求語言表達完整。(4)對口算比較慢的學生,老師要給予特殊照顧,復習口算的方法,提高他的口算水平。(5)最后老師進行簡要評價。2、課文第63頁的第8題。第8題是本單元的筆算練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因此,老師應該要求學生全面理解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步驟及計算中的注意點,提高學生筆算的技能。本道題突出因數中間或末尾有零的筆算,因數中間、末尾有零的筆算正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難點。因此,通過練習能夠使學生進一步排除難點,更好地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1)學生獨立筆算。(2)老師巡視,注意觀察學生豎式書寫是否規(guī)范、工整,特別關注學有困難的學生,對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筆算能否正確處理。(3)反饋練習結果:反饋時,主要要求學生說明因數中間的0或末尾的0在筆算時的不同操作辦法。老師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兩道題目,幫助學生理解:如: 7 0 8 6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