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事物搭配的規律教學方案
第三段:操作深化
流程5: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觀察,填一填。小船圖和電燈圖是怎樣平移的?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65頁看想想做做第1題,在書上數一數,填一填。 (學生練習)
師:完成這樣的填空題,同學們一定要仔細觀察,根據圖中箭頭的方向,先弄清楚每幅圖的起始位置和每次平移后到達的位置,再通過比較明確每次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幾格。(課件出示)小船圖先向下平移了5格,再向右平移了7格;還可以先向右平移7格,再向下平移5格。電燈圖先向左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6格;還可以先向上平移6格,再向左平移10格。
流程6: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師:剛才我們觀察填出了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如果請你按要求將一個圖形平移,可以嗎?試一試,請看課本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練習 ) 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結果,我們可以把平移過程中畫出的圖形用虛線畫,平移的最終結果用實線畫。你們是這樣畫的嗎?
流程7: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師:下面請同學拿出一把三角尺和一把直尺,照樣子畫一畫。(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先沿三角尺的直角邊畫一條直線,然后把三角尺平移5厘米,再沿三角尺的直角邊畫一條直線。觀察畫出的兩條直線,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觀察討論) 這樣先后畫出的兩條直線是相互平行的,所以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檢驗兩條直線是否平行。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再畫一組距離不同的平行線,畫完后同桌兩人互換檢驗。
第四段:全課總結
流程8:交流學習體會
師:同學們,數學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今天我們在活動中進一步學習了平移的知識, 你愿意和大家分享這節課中的收獲嗎? (學生交流)
流程9: 圖案欣賞
師:平移現象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的,尤其是在我國的民間傳統藝術中,它更是一種重要的創作手段。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藝術家們利用平移設計的精美圖案。(課件出示)
流程10:動手設計
師:看了這么精美的圖案,你是不是也想一展身手,那就行動起來,用平移的知識設計一幅美麗的圖案來裝飾我們的教室吧! (學生活動)
“圖形的對稱”教學方案
簡要提示:
本課教學內容是課程標準江蘇教育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62~63頁的“圖形的對稱”。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初步認識了軸對稱圖形,直觀認識了對稱軸。這節課教學要重視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通過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紙對折,畫出對稱軸,使學生認識到:對折后折痕所在的直線就是這個圖形的對稱軸。引導學生找出已經認識的一些基本圖形或其他簡單圖形的對稱軸,利用對稱軸畫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從而逐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的認識,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同時讓學生在認識對稱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對稱美。
教學流程:
流程1:復習導入,揭示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