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運算律教案
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1、學生經歷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探索過程,掌握其計算方法,會正確的進行簡便計算。(探索并了解運算律,能應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3、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簡便計算的樂趣,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學情分析: 重點與難點:讓學生在經歷簡便計算的探索過程,掌握方法,正確計算。 課前準備板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及達成情況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加法的兩條運算律,還記得是什么嗎?各是什么意思?加法交換律 a+b=b+a 加法結合律 (a+b)+c=a+( b+c) 教學新課出示:三個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參加跳繩比賽?誰能說出算式? 板書:29+46+54 巡視學生解題,注意不同解法展示學生不同算法哪種算法簡便?小結:在計算幾個數連加時,把和是整百的數先加起來,可以使下一步的計算簡便。 獨立解答 交流算法觀察比較交流 46和54 相加得到100,這樣計算簡便 二、“試一試” 三、組織練習四、課堂作業 出示算式并提出要求 69+75+25 78+(47+22)巡視 個別指導困難的學生兩道題各運用了什么運算律?第1題想想做做第2題想想做做第3題想想做做第4題想想做做第6題想想做做第2、3題剩下的題,第5題 各自用簡便方法計算交流 板演自己的方法交流運用的運算律課題: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以及相關的簡便計算 第3 課時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1、學生經歷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探索過程,理解并掌握規律,能用字母表示規律。(發展符號意識) 2、 學生學會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體驗運算律的應用價值,探究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及數學的應用意識得到一定提升。(探索并了解運算律,能應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3、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學情分析: 重點與難點:重點: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會運用運算律進行計算 難點:理解并掌握乘法結合律 課前準備板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及達成情況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加法的運算律?你會用字母表示它們嗎?乘法有類似的運算規律嗎?猜測驗證,探索規律猜一猜,乘法有哪些運算規律?指名口答 1、學習乘法交換律出示第一個例題圖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圖中有幾個小朋友,可以怎樣列算式?(根據學生情況 提示 用 “乘法”) 3×5與5×3有什么聯系? 你能把圖下面的算式填寫完整嗎?(出示)3×5=( )×( ) 巡視 個別指導你還能寫出幾組這樣的算式?巡視 指名回答 提示通過計算驗證每組中兩個算式有什么樣的關系?每算式有什么相同及不同點? 猜測 交流可能也有交換律和結合律)觀察 交流 (圖中有3組小朋友在踢毽子,每組5人)獨立寫算式(可能情況)3×5 5×3 5+5+5(可能沒有) 數相同,位置不同,結果相同獨立完成 交流 3×5=(5)×(3)獨立練習 同桌交流,互相計算檢驗 二、組織練習,鞏固提高 (兩個乘數的位置交換了,它們的結果不變。)歸納:兩個數相乘,交換乘數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這就是乘法交換律。用字母該怎樣表示呢? a×b=b×a 我們以前用過乘法交換律嗎?(適當提示) 2、學習乘法結合律出示下一例題 指名口述算式 并板書(23×5)×6 23×(5×6)這兩種解題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計算時怎么樣?結果呢?可以寫成一個算式嗎?請根據這個乘法算式再寫出幾組算式?組織口算驗證其正確性觀察這些算式,你有發現什么規律?討論 交流結合學生回答小結并揭示,這就是乘法結合律如果用字母a、b、c來表示這個三個乘數,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結合律嗎?獨立寫出 匯報(a×b)×c= a×(b×c) 3、“試一試” 想想做做1--4題。三、全課總結 四、布置作業 同桌口頭互說,加深印象在加法交換律的基礎上,說出 a×b=b×a 不是難事計算并用加法驗算 498+326 回憶 討論 交流(驗算時)獨立計算 驗算 認真讀題 獨立解題交流 匯報都是算一共多少人…… 一是先算前兩個數的積,一是先算后兩個數的積……,一樣(23×5)×6=23×(5×6)獨立完成 交流互相檢查 新課標第一網 說明:1、重點突出板塊設計; 2、備課時重點突出教學設計(包括教師與學生活動設計) 3、教學反思在“活動目標及達成情況”欄填寫。 課題:教科書p63 “想想做做”第5-10題 第 4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