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
生3:一年不能回來。要好幾年才能回來。甚至是十幾年。
師:那么還有什么話要說嗎?
生3:元二,也許你當你回來之后,我已經認不出你了。
師:好朋友怎么會認不出呢?(師恍然醒悟)變老了是嗎?
師: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時候,王維送元二出使安西,怎么樣的讀啊?來,我為大家配上音樂,一起來讀一讀。
(《陽關三疊》響起,師生深情地朗讀整首詩。)
師(指著一生):勸君更盡一杯酒
生:西出陽關無故人。
師:喝下這杯酒了嗎?
生:喝下了。
師:可我怎么感覺到這不是一杯酒,這里面分明還有點別的滋味呢?你品出來了嗎?
生:品出來了。
師:什么滋味?
生:是個悲傷的滋味。
師:這么悲傷地送別你的好朋友,這一杯酒夠不夠?
生:不夠。
師:那咱們就——
生:再喝一杯。
師:來吧!
生:來吧!
師:舉起酒杯吧!
(師生做舉杯飲酒狀,師生共讀:勸君……無故人。)
師:喝干它再坐下去。
生舉杯仰頭喝干后坐下去,師轉身問另一位同學:你感受到什么滋味?
生:我感受到一杯酒里還有難舍難分的滋味。
師:既然這樣的難舍難分一杯酒夠不夠?
生:不夠。
師做舉杯狀:來吧。生舉起了酒杯。師生深情共讀:勸君更進……
師:還有誰品出別的滋味嗎?
生:我品出了痛苦滋味。
師:為何?
生:因為離開朋友很傷心。
師:這一杯酒夠不夠呀?
生:不夠。
師舉起酒杯:再來一杯。和生干杯。生深情地讀:勸君更盡……
師:干了它。
師生舉杯共飲。
師:數不清這是第幾杯酒了,可喝下最后一杯酒元二就該起程了,讓我們舉起酒杯,再一次送送他吧。
群生舉起酒杯,師:預備,起。群生深情得共讀:勸君更盡……
二、唱詩
師:同學們,當詩人的情感讀啊讀,讀到一定的程度他的情感充分發揮出來的那一刻,讀已不能足已表達他這種情感。那我們就是來唱了。
師板書唱“
師:這首詩的唱曲很有名,叫《陽關三疊》。
音樂響起。師:第一遍請同學們仔細地聽,一邊聽一邊感受,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師合著音樂深情地唱起。同學們仔細聆聽。
師:第二遍,如果你能行,那大家就一塊兒跟我一起唱一唱,如果還暫時不行仍然請聽,邊聽邊學,千萬別著急。
師第二遍唱完。問:能行了嗎?暫時還不行,千萬別著急,第三遍,我們不用音樂試著回憶一下,看著我的手勢,這會兒看著我的手勢非常重要。
師遍做手勢邊唱,群生小聲跟著唱。
三、吟詩
師:同學們,按照平常仄短的規律我們來讀,(師讀),合著陽關三疊的曲調來唱,(師唱),把這兩種混在一塊兒就叫作(板書:吟)
生:吟。
師:什么叫做吟?半讀半唱就是吟。吟是詩歌最好的體現,吟是情感最豐富的體現,吟詩是你自我陶醉的體現,所以我們古人這樣說——吟詩作畫,詩就是吟的。
師吟詩,群生跟吟,(臺下響起掌聲。)
師:這就是吟詩,莫管它走調,莫管它不會唱,只要把情感表達出來,這就是吟詩(對一生)小女孩懂了嗎?回家會吟了嗎?今天你可掌握了一門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這是一項很大本領,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