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的樹》(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生:(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
師:這是在第幾自然段?同學們你找到了嗎?
師:第二次又在哪寫呢?誰來讀一讀。其他同學劃下句子。
生:(指名一個學生讀)
師:那么,你讀到兩次鳥給樹唱歌的時候,你的感受你的心情一樣嗎?(不一樣)你們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第一次的心情?
生:高興、開心、快樂。(指生讀)
師:那是哪里讓你感受到高興、快樂呢?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個自然段,跟隨著鳥兒的歌聲一起回到去年,看看你是從哪些詞或語句當中感到快樂?誰來讀一讀?請你試試。
師:(指名一個同學讀第一自然段,)
師:(再指名一個同學起來回),你感受到快樂的了嗎?從哪個詞感受到的,說一說。
生:天天。 (問1—2個學生)
師小結:同學們都抓住了“天天”這個詞,你看這對好朋友,一個天天給朋友唱歌,另一個天天聽朋友唱歌,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畫面呀!你想看這幅畫嗎?老師告訴你,其實,這幅畫就在你的腦子里,只要你一邊讀邊想象它就能浮現在你的眼前,不信,你試試。
師:好,我們一起來讀第一自然段,課件出示:
(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一邊讀一邊想象,讀-----
[設計意圖]: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品讀,讀出了真情,讀出了實感。另外在教師的一種動感十足的肢體語言示范朗讀的帶動下,學生入情入境,由個體的感情朗讀擴展到群體性的感情朗讀
師:(生齊讀完后問)有誰看到畫面了?(可能會是一小部分學生,師:(表揚)這幾個同學是最有想象力的。)
師:現在,老師幫助你一下,我們再來讀一讀這段話,屏幕出示:
師生合作讀:
師:我們這樣讀,我讀第一句話,然后在省略號的地方,我幫你想象一下,然后你讀下一句,我再想象一下,再讀下一句,看看你眼前是不是又能浮現畫面。來,我們試一試。
師讀: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當春天來到樹林里的時候,)
生讀: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
師讀:………(無論烈日炎炎、無論涼風習習)鳥兒…………
生: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
師:誰來往下接
指名學生,從春天到夏天,從夏天到秋天……
生: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
師:這回哪些同學眼前浮現畫面了,好了,越來越多了,我們邊讀邊想象,是非常好的閱讀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課文的內容。請同學們把你想象到的畫面寫下來……(當 ,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
[設計意圖]: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就是在教師的不斷鼓勵下有了自信,有了發展。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去想象從而達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的訓練和鞏固的目的,
師過渡:這對好朋友就這樣彼此分享快樂,一直到寒冷的冬天來臨,鳥兒不得不飛往南方過冬,臨別那幾天,他們千般叮嚀,萬般不舍,只能把千言萬語化為一句話:(課文里有它們的一組對話,請大家找一找)
出示小鳥和樹的對話。
師讀:樹對鳥兒說: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